在AI狂飙中,我们将本期特刊主题定为“AI与I”——AI与我、与你。我们试图通过文字与影像,实现艾伦·图灵在1950年许下的愿景:“尽情谈论会思考的机器。”我们先在科技史的长河,找到人工智能的坐标点,接着,从职业、行业和学科的一些具体变化,探索随AI涌现的机遇。与AI伴随的当然不只是乐观,你会看到AI引发的争议不断。最后,我们将会以一些科幻小说,打开明日世界的想象空间,当然,AI也参与了当中的一些内容生成。在特刊中,你还会发现小小的彩蛋,我们从南方周末App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年献词留言区,挑选了部分读者留言,关于AI和他们的故事,我们更关注变化背后的你和我。
生存手册
-
“0人在意”的年轻人,被AI抚平情绪褶皱
“当我被情绪瞬间吞噬,就像被人摁在沙发上动弹不得,心理医生不能随叫随到,但拆老师(ChatGPT的谐音称谓)可以,而且是免费的。” 蓝振忠认为,AI心理咨询胜在智商,难在情商。智商关乎答案对错,而情商考验的是回答方式。 当前“AI+心理”主流应用的特点是,限于一般心理问题人群的情绪疏导和陪伴,不适用于严重心理疾病的治疗。 -
“AI味太浓了”:AI代写作业,正在挑战传统教学
这位此前对光刻机一无所知的学生,下决心让AI代写一份有关光刻机的期末论文。她先是让AI生成大纲,一点点扩展成文。最终这篇论文得了87分。 很多时候AI还是难以应对专业作业。一次,严景修试图用AI写园艺学课程论文时,发现AI竟然还虚构了数篇参考文献。 一名副教授取消了平时作业,并将期末作业改为让学生与AI进行对话,探讨一个问题:《理想国》中,谁被苏格拉底说服了? “我觉得在当前这个年代,一个人自主学习的愿望变得无比重要。AI的存在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
AI鉴假,烟酒包易,黄金难
目前鉴假AI应用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类似,用大量且准确标注的图片数据训练。 以飞天茅台为例,需要采集的照片包括酒的外观、瓶顶、瓶帽喷码、飞天标、背标、瓶底等,专业鉴定师要标注的数据包括颜色、大小、字体、粗细等细节。 “AI鉴定就像双刃剑,假如造假团队掌握了AI鉴定都是看哪些参数,他们可以对标真品的参数提高造假技术,比如回收真品包材,破解溯源码算法,那会很可怕。” -
08:39
我的AI爸爸
16年前,黄豆的父亲患癌离世,给黄豆和她的母亲留下了难以言叙的哀伤和遗憾。2023年,黄豆利用AI技术,“复活”了她的爸爸,一场新的对话在这个家里展开了。 -
盲人的眼、老人的耳,AI能否帮助残障者重连世界
程家家的直播间里,AI战胜了人力。比起雇用“明眼人”,弹幕助手不会漏掉信息,还可以识别榜一“大哥”,提示主播向其致谢。 “盲人也要生活工作,很多时候他们职业道路受限,是因为没有办法,没有工具去帮他们做这个事情。” 开发者、生产者是否能从技术创新中获得商业回报是个未知数。在迈出最初几步后,AI对残障人群的帮助会走向何方,仍无人知晓。 -
AI网文狂飙:智能写作的时代到来了吗?
爱反思、爱总结是AI的一大特点。不同的AI总结的角度也有微妙的区别:国产大模型的总结比国外的大模型通常更乐观一些。 “现在它写出的文本质量还不好,但整本书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从这一刻,我们可以开启人机协作时代了。” -
这些诉讼,因AI而起
无论是民事侵权还是刑事犯罪,作为技术工具的AI是“有罪”还是“无罪”? 涉及AI案件为何集中在民商事领域?这与AI技术的应用场景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AI都是用来生成一些信息,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信息,这直接与著作权等相关法律问题产生了关系。” -
如果数字的她终有一天取代我:来自南周主播的观察
在过去的一年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主播,在主持南方周末“来说说看”栏目的播报。哪怕是这家报社里的员工,可能也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有一天,我给我7岁的女儿看数字‘小岚’播报的视频。她说,这个人怎么跟妈妈有点不像。我问,哪儿不像,她就说,眨眼有点奇怪。”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当你的面试官是AI
当前国内的产品更多用于劣汰,筛掉明显不符合标准的人。校招生往往应聘初级岗位,企业更关注他们的基础素质,这也更贴近劣汰的使用场景。 “面试分数只是一个参考,最终用人的不是AI,也不是总部,而是业务部门,应该以他们的标准为先”。 -
重量≈250亿部iPhone,AI也需“排泄”废弃物
早了解、早行动,才能及时遏制AI电子垃圾的危害,避免走上塑料污染的老路。 微软、苹果公司各自承诺到2030年达成零废弃物目标。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零废弃物承诺多集中在物流运输和包装塑料层面,对AI、数据中心产生的电子垃圾关注较少。 -
AI将我们带往何处?
AI的狂飙突进,是近几十年来人类科技积累的集中体现。与之前数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AI的发展不会局限于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而是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其广度与深度将远超我们现在的想象。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唐世平团队“抢政治学者饭碗”?计算机辅助预测美国大选
“要不我做一个东西,干脆让这些学者都失业得了!”唐世平团队开启了国内独树一帜的“计算机预测选举政治的研究”。 我们从来不假设每一个选民都是理性的,每一次模拟都是准确的。科学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模型,不断进步”。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当AI风口来临时
王丹观察到,现阶段大部分公司招聘的AI相关岗位从业者普遍“经验不对口”,“即便是从互联网产品经理岗位转过来的人,对AI的了解可能也要从零开始”。她发现,许多公司因此将岗位招聘条件放得很宽,对AI行业的了解程度成为了考察重点。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县城里的数据标注员:“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
邢开瑞面试过上千人,知道数据标注的不超过5个。陶致萍的父母问女儿,是不是要提着油漆桶,在大马路上划线。 李亚梅听老板讲,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提升性能。她不想那么多,累到坚持不下去,就想着给孩子赚点奶粉钱。 “机器识别准确率变高以后,简单的项目变少,人力需求也变少。”有人认为数据标注行业将会收缩,有人相信需求永不会消散。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AI医生“坐诊”
医生和病人沟通时,往往会采用一些模糊的说法以表示不确定性,例如“大概率是肿瘤,不除外良性”,AI则擅长通过量化指标来表示结果的多样性,例如“肿瘤可能性是89.3%”。AI参与其中,究竟会提升医生和算法的沟通效率,还是增加沟通成本,仍需探索。 当AI和医生出现分歧,如果医生忽略,AI就没有价值;医生若完全接受,可能会削弱其权威和责任。毕竟AI没有行医执照,所有诊断书都要医生签字。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AI写歌: 复制周杰伦,它比你更快
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听到的新歌就像“不是周杰伦唱的‘周杰伦’”,“这样套路化地复制歌曲,AI比人还擅长”。 每天十万量级的歌曲入库,TME技术副总裁介绍,经过AI演算,平台可以辨识一首歌是否有爆款潜质。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风口之辩
-
AI制药离患者还有多远?可能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个大模型
一只实验猴子要花几万元,考虑到AI需要的数据量,“实验做不起,数据就比较少,影响AI的预测和模型开发。” “国外有很多华人年轻学者,不用给到七八百万,可能给两百万他们就回来了。但问题是,两百万比国内一些CEO拿的还多。” 如果想要让AI真正在制药上发挥作用,还需要若干个像AlphaFold这样级别的发现,AlphaFold只是“拼图中的一块”。 -
AI打通未来智库“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有哪个地方比北约总部更重要,对冷战的影响更大,那就是兰德公司。兰德公司初期以国防安全相关复杂问题的研究模拟为主业,尤其从研究方法上开创了桌面推演和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这使得对数学建模和模拟成为必要的工具。这种对纯粹计算暴力的刚需,离不开超级计算机,而计算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AI得以发展的必要硬件条件。 具体而言,智库开发和应用通用AI大模型服务研究咨询的主要场景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一是数据收集与分析;二是政策模拟与预测;三是作为研究工具和提高研究效率。 作为比较典型的风险与挑战,首先是AI的意识形态基因问题,其次是可能导致的伦理困境与法律合规性,第三是警惕AI的讨好型人格,最后也要警惕对AI的过度依赖。 -
AI的“傲慢与偏见”
数据是AI的重要基石,然而数据往往掺杂着某些社会偏见,例如对特定国家、文化、种族、性别或年龄的偏见。使用带有偏见的数据训练AI模型,会导致AI系统在分析和预测中复刻甚至放大这些偏见。AI发展中暴露的第二个问题是:数据分析的“巨人”与理论建设的“矮子”。此外,AI在与社会科学的交汇中,还面临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随着AI的快速发展,各种翻译工具应运而生,大幅提升了日常对话和简单文字的翻译效率,AI“取代”人工翻译的印象同时在社会中迅速蔓延,然而与业界人士的交流表明,AI在中高端翻译领域仍然难以完全取代人类。 与其纠结于“谁取代谁”的假设,不如聚焦AI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这显然更具现实意义。当务之急是学会利用AI这一超级工具,更快速、精准地解析人类社会现象,解决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生活的方向迈进。 -
AI会让人类出局吗?
谁也不知道我们离那些足以摆脱人类控制的AI智能体有多远。最后期限的不确定意味着最好现在就开始行动。 -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未来交通工具会像机器人一样思考沟通行动
过去18个月内,二三十个一级中心,换了85%的负责人。 过去买车对比的是油车跟新能源车,2025年对比的将是智驾的车和非智驾的车。 将来的汽车上面会有一个巨大的算力单元,它可以帮助汽车去做很多你现在想不到的事情,改变我们的出行和生活。 -
面壁智能创始人刘知远:我们应该把AI看作是一个工具
“ChatGPT是人类历史上真正实现了用一个模型去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实现过的。” “把更多的知识放在一个更小参数的模型里面去,让这个模型能以更低的成本去训练,更低的成本使用,让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用得上。” “未来只有少数人会去制造各个领域的AI产品,而更多人则可以享用这些AI产品所带来的便利。” -
向AI“投毒”:“纠正AI的歧视,实际是纠正人的歧视”
“当AI提取了人类社会的偏见,复制后向人类社会再传播,反过来可能固化人类社会中一些歧视性、刻板性的观念。”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小冰CEO李笛:人工智能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懂得情感
“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人工智能并没有真正的观点。” “自主情感是无法被证明的……就像你现在无法验证我是不是人工智能。你之所以能够确定我是人,是因为你对人类现在科技的发展水平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而不是因为你解剖了我。”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谁的工作可能被AI替代?
容易被替代的是白领的工作。不太可能被影响到的是一些蓝领的工作,比如家政服务人员、操作工、物流运输人员等。 现有的工作在缩窄,新的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就看谁能想得到了。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数据标注师的工作。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明日世界
开年十大猜
-
考研已经退烧,考公考编会退烧吗?丨开年十大猜⑦
答案:不会,一个阶段内还会继续烧下去。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中国汽车出海会继续狂飙吗?丨开年十大猜⑥
答案:大概率会,因为起风的时候,船是很难停下来的。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中央会出台大力度的生育补贴政策吗?丨开年十大猜⑤
答案:关键是力度有多大。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继续下跌吗?丨开年十大猜④
答案:会。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房地产市场会复苏吗?丨开年十大猜③
答案:抓住核心问题,清理过时政策,2025地产再起航。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A股会牛起来吗?丨开年十大猜②
答案:非常规调节政策可能成为2025年A股市场表现的核心驱动因素。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
通用人工智能(AGI)会出现吗?丨开年十大猜①
答案:可能性较低。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总策划|王巍
总统筹|肖华
执行统筹|何海宁 吴筱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