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明革新记:道义契约、心理赋能与可持续公益

 仲明学子开展素质拓展

很多年以后,李萍仍然清晰地记得,2004 年初任中山大学副校长时,第一次见到国强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杨国强的那个夏天。

一天下午,一位身穿灰扑扑的旧 T 恤、脚趿两只人字拖的“老广”走进李萍的办公室,表明想在中山大学为困难学生设立助学金。李萍不敢相信,“老广”口中所说的就是在广东高校界小有名气又充满神秘的仲明助学金,而眼前朴素的中年人,正是一直隐姓埋名的幕后捐助者。

1997 年,最初设立助学金时,杨国强用了母亲的名字来命名。彼时杨国强尚未登顶富豪榜,但感念政府曾经的帮扶让自己能上学、改革开放让自己有机会经商,他捐出半数身家,希望回馈社会——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出身贫寒的学生渡过难关,改变命运,也最终对社会有所贡献。

仲明助学金设立27年后,在项目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李萍忆起这段往事,仍深有感触。更令她感动的是,这个接近而立之年的项目,仍在不断探索,寻求创新——求新、求变,回应新时代、新青年的新需求。

“脆皮”青年的背后

近年来,一种新颖的自嘲方式——“脆皮”,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它不仅折射出年轻一代对自身健康状态的隐秘担忧,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表面上看,“脆皮”一词是一种幽默的自我调侃,但实际上,它深刻反映了年轻人面对自身健康问题时的一种无奈心态。这种脆弱性并非仅限于生理范畴,而是广泛涉及心理层面、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压力等多个方面。

“忙、茫、盲、漂、孤、怨、苦”,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用这七个字,总结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作为国际知名心理学者和国内积极心理学领军人物,彭凯平一直致力于社会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人工智能心理学的研究。

近年来,彭凯平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针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2021 年,课题组与新华社合作调研三十多万中小学生后,发现他们普遍存在“四无”问题: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

彭凯平分享《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事实上,中国大学生的这些问题并非孤例。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全球蔓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22年,全球范围内七分之一的10-19岁青少年有精神障碍病[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2022)》也显示,国民整体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最高,检出率达24.1%[2],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龄差异也呈现类似趋势。

在彭凯平看来,时代变迁也进一步加剧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风险。城市里钢筋水泥的住宅、相互隔离的生活方式,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感和相互支持。同时,工具和技术的盛行,让人类异化为工作和工具的“奴隶”,自主性和掌控感都大大降低。人际关系疏离和意义感的消失,都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从“心”开始的探索

但究竟应如何破局?一些宝贵的探索正在进行。

国家层面,《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以政策引领的方式,搭建起基本的行动框架——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完善心理健康预警、建强心理人才队伍、支持心理健康科研、优化社会心理服务、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在学校层面,越来越多高校和中小学开始普及心理健康课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的具体方法,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许多学校建立了心理测评和“预防、预警、干预、跟踪”的规范化危机干预流程,通过分级干预机制,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给予学生专业支持,及时化解部分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也在积极建设之中。在城乡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逐步配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为不同群体提供支持。心理援助热线和危机干预机制进一步完善,很多处在心理危机中的人得到了及时帮助。据现任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萍介绍,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目前就在开展生命教育、自护教育、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守护工作几乎“每天24小时、每周 7 天,一年365天不停”。

而在家庭中,随着家校协同机制越来越完善,针对家长开展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亲子沟通技巧等家长教育越来越普遍,监护人开始重视子女心理健康。而随着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的广泛开展,公众的观念也有所改变,心理问题的“污名化”现象减少,求助意识显著提高。

在这些探索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重在“防”而非“治”。

“过去太关注负面消极的心理体验,越关注越容易产生白熊效应。脑子里越要想方设法忘记白熊,越忘不掉,”彭凯平解释。更有效的方式,应该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前就对其进行干预。

积极心理学为提前预防心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转移替代升华,用积极愉悦的体验,来抵消和驱散消极的体验。用事先培养的心理韧性,来降低未来负性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彭凯平及团队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设计出系统化的“幸福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引发积极情绪、培养克服不利条件的心理韧性。在四百余所学校实践干预后的数据显示,不仅显著降低了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还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学习动力和学业表现。换言之,与其“治疗”心理问题,不如让年轻人“拥有”积极面对问题的能力。

这与仲明助学金的愿景不谋而合——不仅助学,为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经济支持;更关键的是,实现育人,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们能走出逆境、积极拥抱。

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对于面对困境的学子尤为关键。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幸福感的核心,也是实现学业成功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基础。一些学生由于客观原因,面临着更复杂的生活压力,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继而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隐形天花板”。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仅仅解决经济困难并不足以帮助学生真正改变命运,内在心理力量的培养才是让他们走向自信、独立和成功的关键。

为此,经过多方研讨和科学论证,仲明助学金计划与清华积极心理研究中心展开合作,重点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和抗逆力的培养。

据彭凯平介绍,未来,积极心理学的抗逆力培养体系将全面融入仲明助学金项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一套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韧性课程。同时,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优势——仲明助学金计划在高校多年耕耘的实践经验和品牌号召力,清华大学积极心理研究中心的理论指导和研究能力,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数据采集和长期研究。同时,还将多措并举,为学生创造促进心理健康的生态环境,例如线上心理健康资源平台、线下心理主题沙龙、支持性的心理成长网络等。

“我们希望,在搭建好这套体系后,不光仲明学子能从中获益,也能推广到其他地方,造福更多大学生,”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仲明助学金管委会负责人杨从容展望。

改变,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在杨从容看来,仲明助学金迭代创新,融入心理健康与心理韧性教育,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

因为从成立之日起,仲明就致力于培养有爱有光并有力量贡献社会的青年公民,这也是仲明助学金27年来历次重要创新的核心逻辑。

在初设时,仲明助学金开创“道义契约”模式——与传统助学不同,每位受资助的学生,都自愿签订一份契约,承诺将来若有能力,将助学金捐回资金池,帮助更多其他贫困学子。这本质上突破了常规“受助者”与“捐助者”的角色定势,让受助的学子也能转换角色,成为捐助人,不仅向受助者注入更多“力量”,也形成助学计划内在的循环体系和可持续机制。

2024届仲明学子代表签署《道义契约》

2012 年,助学金的第二次革新则回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元的时代背景,从单纯的经济资助转变为发展型和多元型支持。不仅提供助学金,更关心受助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素质拓展、导师讲堂、校友分享、受助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机会,让他们了解自己可以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并懂得在志愿服务中帮助他人、传播爱意。

2020 年后,中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物质贫困不再是最突出的问题,而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立足时代变化,仲明助学金如今迎来第三次革新——给予学生更多心灵关爱,联合专业力量,用积极心理学为之赋能,增加他们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应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在杨从容看来,不管如何改变,仲明助学金的内核始终如一:“道义契约”的模式,“受惠社会、回报社会,让爱薪火相传”的理念,希望培养受助学生成人成材、对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都没有变。

“作为一个有着27年历史的公益项目,它从单纯的物质支持逐步转向精神层面的深度关注,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心理健康和教育变革的力量,”彭凯平表示。

目前仲明助学金在全国25所高校落地,在学生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项目新增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事实上形成了有力的公益倡导——教育的本质从来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完整、更幸福的人。

同时,仲明助学金还自带“榜样效应”。二十多年来,项目已资助超过 1.3 万困难学生,道义契约的履约、薪火相传的理念传承,凝聚了一种对抗危机的信仰的力量。无数已经走出逆境、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成为后续受助学生的榜样和“心理资产”。当涌现出更多积极的心理榜样,这种信仰将更有引领性,心理资产将更为富饶。

 1998级仲明学子房秀丽,广东首位援藏支教女大学生

在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主任史谅看来,仲明助学金的革新,可视为中国公益力量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典范——既有坚定的使命,又能与时俱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每个时期具体的社会问题。

杨从容表示,其实创始人杨国强与基金会的想法朴实而纯粹,“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基础,我们希望,不仅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帮他们健康快乐、自信从容地成长。”

仲明助学金的每一次转型与升级,都是对当前社会发展深刻洞察后的积极回应。27年的历程,犹如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成长之旅,深深植根于社会的现实土壤之中。



参考资料:

[1] 光明网.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并不少见,更需要改变的是大众的误解.https://m.gmw.cn/toutiao/2024-04/10/content_1303708415.htm

[2] 光明网.中科院发布心理健康蓝皮书——成年人群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https://m.gmw.cn/baijia/2023-02/27/36392013.html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