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珍·古道尔:传奇动物学家的中国之行

“我母亲总是教导我们,如果人们不同意你的观点,重要的是要倾听他们。但如果你仔细听了他们的意见,你仍然认为你是对的,那么你必须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有时不想起床,希望自己死了一样,但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太久。我想这是因为我很固执。”她笑着说,“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会战斗到死。”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三十多年来,珍·古道尔全球奔走,宣扬尊重自然界的重要性。2024年11月底,珍第17次到访中国。(根与芽(北京) 图)

三十多年来,珍·古道尔全球奔走,宣扬尊重自然界的重要性。2024年11月底,珍第17次到访中国。(根与芽(北京)供图)

“能帮我们照一张吗?孩子从武汉来的。”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孩子请求道。

中学生模样的孩子互相交谈:“这辈子值了。”

透过厚厚的人墙,依稀看见珍·古道尔从电梯走了出来。她一如既往地将银灰色的头发梳成马尾辫,抱着她的“护身符”——名为“Mr.H”的猴子玩偶。戴着的吊坠是非洲大陆的形状,上面有一个小圆点,那是贡贝国家森林公园,她最初开始黑猩猩研究的地方。

会场设置了二十多个展台,孩子们站在展台前等待被介绍,不敢轻举妄动。珍走到一位穿着传统服装的女生面前,拨了拨垂在她眼前的银饰,咧开嘴笑了。她认真参观了每一个展台,答应了每一个请求的合影,后续活动延迟了一段时间。

大合影环节,一排孩子在珍的前面蹲下,珍弹了弹前排女孩头上的小树苗发夹,“三二一,chim-pan-zee(黑猩猩)”。做完演讲后,珍又被孩子们簇拥着,陷入短暂的混乱。她发出黑猩猩的叫声,维持秩序。

在许多这样的瞬间里,珍不像一个众人敬仰的传奇人物,更像是一个顽皮好奇的小孩。

珍·古道尔是当今最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和动物保育人士之一,著有超过三十本书,获得过包括联合国和平大使、不列颠帝国勋章、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内的多项荣誉。在国内,她的事迹被写进多本中小学教科书中,她创办的针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项目“根与芽”(Roots and Shoots)目前成立了超过一千个小组。

这是珍自1998年以来第17次到访中国。她欣喜于中国环境保护的卓有成效——“第一次来北京时,我都看不见几米外的道路,而现在的天空变得这么蓝了!”她所到之处形成了现象级的瞩目和欢迎:现场的志愿者以她为圆心,拉成圆圈保护她,再外圈是近三十台摄像机和无数台手机,几天的活动几乎都是这样的规模。

在2024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主持人问她,“最让你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珍回答道,“我如何成为了今天的我!这对我来说太奇怪了。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想象有两个珍:一个是你面前的珍,她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经历了二战,做服务员赚取生活费去非洲;另一个是国家地理杂志和探索频道打造的偶像。我必须非常非常努力地才能跟上那个偶像的步伐。她会‘欺负’我。”

“我有时会觉得自己太懒了。”再过四个月就要满91岁的珍说。这是“觉得自己太懒”的珍·古道尔的日常:她恢复了疫情前每年300天全球演讲的习惯,从2024年11月中旬开始她先后前往了印度、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从北京离开后,她又飞往新加坡、尼泊尔、美国,继续她的行程。在北京的5天时间里,她参加了几乎每一场安排的活动,包括近10场公开活动。唯一取消的是整趟行程最后,参观故宫神武门的活动——唯一休闲的活动。

11月底的北京刚迎来第一场雪,气温在零度徘徊。珍入住的酒店没有供暖,珍不开空调,在房间里穿羽绒服。她的食量很少,活动间隙用坚果、巧克力和一些水果补充体力。1970年代,读完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了解到工厂化养殖的动物的悲惨境遇后,珍决定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

珍在2024年3月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记者说,“我觉得我不会有精力做环球旅行,而这是您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