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共和国的“紧急戒严”与尹锡悦的“雾月十八”
在“1987年体制”下建立的当今韩国,依然存在着许多足以造成严重政治隐患的漏洞,这是尹锡悦剑走偏锋的土壤。但同样是在这个韩国里,被重塑了政治观念的一代韩国政客乃至普通人,也成为了韩国不会走回头路的屏障。某种意义上,这种观念的屏障比政治制度的修改要更为坚实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李屾淼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这样评价拿破仑三世的上台:“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1979年12月12日,时任韩军保安司令官全斗焕伙同“新军部”势力,在朴正熙遇刺后的戒严期间悍然发动军事政变,篡夺韩国最高权力。那时的全斗焕,或许曾幻想会有人以精湛的演技再现自己抢班夺权的丰功伟绩;但日后全斗焕站在审判席上时,或许不曾想到,一个现代韩国合法的民选总统,竟然会妄图模仿自己,而他的模仿又是那么的拙劣。
2024年12月14日,在人们下班后突然启动、又在第二天上班前仓促结束的“12·3”紧急戒严10日之后,韩国国会以204票赞成通过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
同日,韩国宪法法院紧急表态,将迅速、公正地对总统弹劾案作出审判。作为曾把朴槿惠、李明博两任前总统送进监狱的前检察官、检察总长,尹锡悦自己也将站在被告席上接受一场凶多吉少的审判。
闹剧般的戒严风波散去,野心家发动的“倒春寒”般的“首尔之冬”并没有撼动韩国政治的基本局面,但紧急戒严令、空输部队强攻国会、军人跟议员和民众的推搡扭打,依然触发了民众对于军政府时代的创伤应激。“1987年体制”下建立的第六共和国,是否真正筑牢了预防强人政治颠覆国政的藩篱?紧急戒严的背后,高度极化的韩国朝野政争,是否还会不断地越出底线和规则?民意分裂、民粹反潮的后现代韩国社会,现行代议制民主是否真正顺应了国情、反映了民意?在“双十二政变”45年后,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和争论,仍在困扰并塑造着现代韩国。
尹锡悦与他的“雾月十八”
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变成第二帝国皇帝的拿破仑三世本是一个“可鄙的、小丑般的”人物,借着当时法国的政治情势和巧妙画皮,笨拙地复刻他叔父拿破仑“雾月政变”的历史轨迹,篡夺共和成果再造帝国;践政之后又摇摆不定,疲于应对朝野势力和各方攻讦,后于普法战争中轻率迎战,黯然被俘。
尹锡悦的既往“奋斗史”,与拿破仑三世的发迹颇有些暗合之处。此番轻率地发起戒严,企图打破政治僵局、夺取主动,又使尹锡悦与他的前任朴正熙、全斗焕形成一种极富黑色幽默的回环,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尹锡悦深耕韩国检察系统近30年,在处理涉及多届韩国总统的大案要案中,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和曝光度,而真正打响作为“刚正检察官”的形象,助推他再进一步、投身政坛激流的,无疑是他主导了对前总统朴槿惠的调查。
2016年,朴槿惠与崔顺实的“闺蜜门”事件曝出,引发韩国举国反对声浪。尹锡悦任特别检查组组长侦办此案,雷厉风行,迅速查清了案件事实,并力主拘捕时任总统朴槿惠及其密友崔顺实,以及时任三星集团副会长的李在镕等涉案权贵。尹锡悦以此案促成朴槿惠在2017年被国会成功弹劾,成为1948年建国以来韩国首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
尹锡悦由此在韩国政坛声名鹊起,更颇受继任总统文在寅的赏识。2017-2019年,尹锡悦先是被文在寅提拔为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而后又被破格提拔为最高检察机关大检察厅检察总长,与共同民主党打得火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