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年轻人太脆弱了?或许我们需要“成熟的自恋”
“如果过于习惯扮演某种‘人设’,我想人会逐渐变得难以直面真正的自我。”
日本精神科医生、学者斋藤环认为,“无论是‘现在的年轻人太脆弱了’还是‘新型抑郁症’,都根源自整个社会越来越强调‘沟通能力’和‘认同(连接)成瘾’的倾向。这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不平等,也导致了社会认同上的分裂,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立。”
“无论是单纯的自我肯定,还是自我否定,两者都未能真正做到与自我对话。与其努力提升‘自我肯定感’,不如把形成‘成熟的自恋’作为目标——包含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在内。形成‘成熟的自恋’,不仅需要重新审视自我,还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建立深入的联系。”
责任编辑:周建平
“希望世界毁灭的人,祈愿的往往是自身的毁灭。”
日本学者斋藤环写下这句话。在对日本的系列社会恶性伤人事件的观察中,作为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斋藤环注意到,人们把这些犯罪分子归为“非自愿独身者(Incel)”,采取报复社会的无差别伤人是因为“厌女”,但他认为,对女性的仇恨只是他们心中仇恨的一小部分,更大的还是对社会的憎恶、对自身的厌恶。
作为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学者和大学教授,斋藤环也是非常活跃的文化批评家,他的书《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中文版于2024年10月出版。1990年代以来,心理学在日本社会开始受到空前关注,这也是全球性趋势。斋藤环观察到,“新型抑郁症”是当代特有的现象。“难活”,这个词在日本社交网络上很常见,在中文社会语境中所对应的或许是“内耗”。
在便捷的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比起斋藤环出生的1961年已有大幅提升。但渗入社会的却是一种难以清晰归因、难以量化、难以诉诸旁人的折磨,或许不能直接等同于“痛苦”,幸福感却由此被磨损,并持续而缓慢地降低。
“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太脆弱了”,这是社会通行的声音。
斋藤环却带着真切关怀、甚至怀着几分焦虑和痛心地写下,“与我40年前的学生时代相比,他们(现在的学生)在经历何等严酷的生存竞争。”斋藤环设想,如果1961年出生的他,身处今日的学校环境,大概率会被归为“社交障碍”等,总之是按照社会预期的标准来说有所欠缺、不合格的人。
“我还是消失了为好,反正没人在意。”进入2000年后,在斋藤环的临床接诊中说这种话的患者越来越多。他认为这可称为“自我伤害式自恋”:自我珍惜是本来目的,但采取的却是自我伤害的方式。这一群体往往深信“自己不可能被别人视为重要的人”“自己不可能被爱”。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表现得过于卑微。虽然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但往往被旁人误解为内向而畏缩不前。
1990年代以来,与年轻人相关的许多流行词汇包括“御宅”、“飞特族”、“尼特族”、“家里蹲”、“食草男”、“穷忙族”等,指的都是难以融入社会的年轻人。斋藤环认为,这组关键词象征了年轻人的非社会化。许多人凭着琐碎因素而自认难以社会化,自认弱者,却不太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也没有反抗和不甘心。他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理由之一是,现代社会里的“敌人”是无形的,已经不像资本家和政客那样拥有明确的面孔。青年头脑中只有一种模糊的意象,而导致他们痛苦的元凶是整个“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结构,这种结构提出了压迫人的行为规范:“责任在你自己,你痛苦是因为你自己不行。”
在斋藤环看来,“责任在你自己”的逻辑被日本年轻人心甘情愿地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