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学术界的权力游戏,他的观点至今发人深省

所谓的“学阀”现象,实际上根植于学术场域的游戏规则之中。

1984年,作为刚获得法国社科界最高荣誉的学术巨擘,布迪厄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但他在《学术人》中却对当时的学术界进行了激烈且彻底的批判,可以说是毁灭自己赖以成名的根基。

责任编辑:李慕琰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国著名社会学大师。(视觉中国 图)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国著名社会学大师。(视觉中国 图)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喻国明因为社交媒体流传的一则消息,被推上风口浪尖。

消息称,喻国明教授在41年间共发表1226篇论文,仅2024年就已经发表48篇论文,平均每年29.9篇,是“全球产量最高学者”。如此惊人的发表数字自然引来了舆论的喧嚣,其中一类最尖锐的批评,则是质问他是否“学阀”,借自己的地位挤占青年学者的发表空间。

喻国明本人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质疑,表示“论文产量最高”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针对直指他为“学阀”的言论,喻国明回击称,他既无任何行政职务,也没有任何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控制力,根本不可能“把持、垄断和控制”教育界和学术界。

实际上,在今天的知识界,“学阀”一词成为了众所周知,但又无处显形的热词。学阀的存在,揭开了一直以理想主义标榜的学术界真实情况的一角。学术圈的故事在无数研究生与青年学者中隐秘流传,官方也屡屡发文称要“反对学阀作风”“反对圈子文化”,但即使发生公开举报等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学术界的真实游戏规也始终难以被探知全貌。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被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84年发表了《学术人》(Homo Academicus),书中针对法国学术界进行了深入且开拓性的剖析,揭示出被大众认为是象牙塔的学术圈,实际上是充满了斗争的权力竞技场,学术圈的各类角色都在为获得认可与个人利益而斗争,“学阀”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行动者。

四十年之后的今天,《学术人》的全新中文译本面世,重读四十年前布迪厄对法国学术界的尖刻评论,今天仍然发人深省和反思。

这或许印证了那句老话: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争名夺利是常态而非病态

或许大众会认为,学术界内的斗争是一种亟须纠正的异常现象,由一部分心怀恶意的人败坏了风气,一旦有外部力量进行清理与整顿,学术界就能够恢复理想主义的良好氛围。

布迪厄在一开始就明确反驳了这种观点,他指出,这种天真的观点夸大了个别人物与群体的重要性,以八卦文学式的逻辑取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