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新加坡组屋:家、“彩票”与公共空间
“如果他们自己住在码头,却要去保卫老板们住的大房子,这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决定了,人人都应该有一个家。每个家庭都要有他们要保卫的东西。”
组屋把不同族群“人为地糅在一起”,成为新加坡民族认同和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她看来,组屋是新加坡政府给公民的一项福利。“每个新加坡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手握两张住房‘彩票’。”
目前申请组屋的家庭月收入上限已提高至约1万新币。这种收入门槛的动态调整,有效保障了公共住房的受众始终是中低收入群体。
发自:新加坡
责任编辑:姚忆江
走出丹戎巴葛地铁站,一股混合了咖啡、熟食、果汁的温暖气味飘入鼻翼,抚慰着饱受地下冷气折磨的黏膜。
这里是多元的、中西融合的新加坡。中英文夹杂的店铺招牌下,有Bistro小酒馆、咖喱饭,也有潮州菜。热带岛国的风貌在眼前徐徐展开,无时无刻提醒着远方来客。
这里距离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不远,地铁对街就是一排漂亮的骑楼,下方廊柱高挑、错落挺立,上方一扇扇百叶窗整齐排列,搭配有圆拱窗楣和花瓣式窗托。
百年前,惧怕热带阳光的英国殖民者把外廊式骑楼引入新加坡,而下南洋的中国工匠们将其改造后又传回了家乡,在中国广东、福建等地,常常看到骑楼的异国姊妹。
古典骑楼之后,是一片造型奇特的摩天大厦,常常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远望。
千百个凸出的窗格挤在大厦外立面上,宛如流动的漩涡。曲折的连廊在空中蜿蜒,连接起七栋大厦,隐约可见墨绿色的热带植物点缀其间——达士岭组屋是新加坡最具有明星气质的公共住宅,甫一问世就创下多个世界之最。诸如世界最高的公共房屋、世界最长的空中花园等。只需要6新币,普通游客都有机会登上观光电梯,把鱼尾狮、金沙酒店等滨海湾美景尽收眼底。
“极尽奢华的达士岭组屋确实满足了一切设计师的愿望。它向世人证明,卑微的HDB组屋可以一点儿都不卑微。”英国作家尼古拉斯·沃尔顿(Nicholas Walton)在《寻迹狮城: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一书中写道。
“许多人以为新加坡组屋是廉价住房,这是一个误区。”新加坡建设局国际开发司前司长许麟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新加坡政府兴建组屋质量与私营住房相差无几,只是价格更加亲民,这是新加坡成功避免公共住房区变为贫困社区的原因之一。
明星组屋
“达士岭组屋容积率近9.0,即达到了九倍建筑面积。”
2010年8月8日,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达士岭组屋52楼的观景廊上,发表了年度国庆致辞。那年,正值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办。
他说,希望外国人来到新加坡时,可以欣赏到滨海湾美丽的风景线、崭新的市中心和高质量的组屋,包括“我现在所处的达士岭组屋”。
此前一年,李显龙在公开演讲中已经点名了这座明星组屋,当时它即将迎来竣工。他手拿一张照片特意强调,“这是一张照片,而不是电脑制图。这所建筑将于年底竣工,它将是新加坡最高、我认为最有价值的HDB组屋。”
HDB全称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下称建屋局),致力于为新加坡人提供可负担的公共住宅。六十多年过去,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建造了超过130万个组屋单位,散布在全岛24个市镇。达士岭组屋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
南方周末记者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的沙盘模型中,看到了这座超高层住宅的等比例微缩全貌。七座大厦曲折排列,顶部俯瞰宛如北斗七星,又像一把勺子。在每栋大楼的26层与50层,分别有空中连桥彼此相连。
“达士岭组屋容积率接近9.0,也就是说在非常小的地块范围内,达到了九倍的建筑面积。”新加坡建筑学者赵秀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达士岭组屋英文全称为ThePinnacle@Duxton(“峰顶@达士岭”),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广东名路1号。
这里是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地处新加坡丹戎巴葛街区,摩天大楼林立。距离新加坡地标建筑、新加坡唯一超过280米的国浩大厦不足1公里。而那里的顶层豪华公寓在2019年曾卖出4300万英镑的天价。
达士岭组屋系始建于19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