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之后,在“辽西水塔”进行一次重建

县里有4家砖厂,当时的总库存约200万块砖,日产量也能有几万块,但建房需要的砖块数量整体达到了约6000万块,需求和产能严重不成比例。

防止规模性返贫,也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

发自:辽宁葫芦岛

责任编辑:钱昊平

辽宁省建昌县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的集中安置点。(南方周末记者李桂|图)

辽宁省建昌县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的集中安置点。(南方周末记者李桂|图)

2024年10月底,82岁的申文杰搬进了新家。

申文杰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杨树湾子乡的村民。2024年8月,葫芦岛市发生连续性强降雨,降水总量和降水强度均突破全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在这场由连续性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洪涝灾害中,申文杰独居的房屋被冲毁。

两个多月后,申文杰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住进了100平方米的新房。优惠和多措并举的灾后重建、冬春救助有关。

为了让受灾群众过冬,2024年10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全面启动2024-2025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下达52.7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

建昌有“辽西水塔”之称,境内有集雨面积达百平方公里的河流15条,水库21座。4个月前,在建昌县,像申文杰这样因为洪涝灾害失去住房的,共有4295户。入冬前夕,重建住房均已竣工,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成了可能。

多种重建方式

家住建昌县养马甸子乡枣木杠沟村的董成华62岁了,他建过三次新房。

第一次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董成华25岁,大儿子出生没几年,他和哥哥分家。俩人用泥巴和稻草做墙,翻新了家里的老屋,其中一间住进了董成华的小家庭。

第二次建房是2003年左右,孩子成年不久,董成华考虑要给他们建新房、娶媳妇。两年前,秉持着“不挪窝”的想法,董成华花了两三万元,重新装修了房子。

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打乱了董成华的计划。2024年8月19日至21日,建昌县遭遇特强降雨,全县平均降水量261.5毫米,最大过程降水量达到648.3毫米,均超过辽宁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暴雨来临时,董成华带着老伴儿和孙子躲在半山腰的玉米地里,没想到,“一回头,房子没了”。

“啥都冲没了,房子连个压花板(注:一种墙面装饰材料)都没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