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工堆海成山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盐场,堆盐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工人站在盐堆上,用铲子不停地堆塑着盐山的形状,以便后期更好地储存(王巍/图)

盐场位于陆地与海洋之间,从山东潍坊市区一路向海靠近,植被越来越稀疏,当树木消失的时候,滩涂就显现出来,等到蓬草和芦苇也消失不见,就到滨海盐场了。

晒盐工用木板和橡胶皮做的晒盐工具推垅结晶盐(王巍/图)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海水中有盐和煮海为盐的秘密。更普遍的做法是晒盐,在滩涂上建立方格形状的盐池,池底抹平夯实,池边垒起墙壁,海水就在盐池中晾晒成盐。在我国,相比起井盐和湖盐,海盐产量更大,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70%。但海盐的晾晒也更辛苦。西北的咸水湖在每年秋季的枯水期就会裸露出盐沙,铲车开进去能直接挖出来,但海盐的晾晒需要大量人工劳动。

下雨了,盐工们正合力将防雨的塑料篷布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阳春白汤面
回复

阳春白汤面

2024-12-18

看过一本介绍元代(上海)浦东海水盐场的书,那时做盐工是比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更苦的营生。

166****7962
回复

166****7962

2024-12-17

高质量文章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2024-12-16

当晒盐工人年纪大到无法晒盐时,这等营生就让给机器人了。

碚石娃儿
回复

碚石娃儿

2024-12-16

3600的工资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