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掮客”起诉要求退费:当反思C刊产业链与学术生产机制丨快评

要想把学术期刊办好,还是要回到这些基本问题上来,莫让学术期刊与“学界大佬”彼此之间形成固化板结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加强学术共同体的自我改良,使评价体系多元化,解决“论文灌水”与“发表无门”的现象。这就不仅需要让学术评价体系形成切实有效的反馈闭环,也应当跳出论文的问题思考“学术生产过剩”的更大背景问题。

责任编辑:陈斌

2024年12月12日,郑州中院发布了一起“学术掮客”新闻。案情显示,2024年,方某到法院起诉,称其与李某合作代发期刊事务,向李某支付相应费用,但李某一直没有完成约定事务且拒不退还费用,方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李某返还代发期刊费用30万元。

对此李某辩称,该代发期刊实为方某提供,直接让李某的上线刘某团伙代写文章、代为发表。该行为破坏学术风气和学术诚信环境,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不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此案之所以引发关注,还是因为触及了“期刊发表”这个青年学者群体的“痛点”。“C刊”是人文社科领域约定俗成的说法,其全称为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根据不少大学的规定,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至少发表两篇C刊才能参加论文答辩,坊间也有“两到四篇C刊造就一个博士”的说法,而即便是已经拿到教职的青年教师,也面临着论文发表的考核压力。

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博士招生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