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探寻明代文学巨匠杨慎的历史足迹与文学力量

初冬的桂湖,荷塘里亭亭的粉荷已隐去身影,蜡梅正在积蓄能量静待盛开,肃穆的古城墙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一亭临水、一亭依岸的交加亭依旧吸引着不少游客。

不久前,成都市新都区杨升庵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晓光接待了一位游客。这位游客坚持要在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桂湖”二字的碑刻前打卡拍照留念。

这张照片藏着一份乡愁。“因为在他未满一岁时,母亲曾带他来到这块碑前拍照,那时他还不能站立,母亲就在他背后撑着,拍下了一张照片。”张晓光说。

桂湖是承载新都人乡愁的地方。千千万万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有这么一个地方,家中长辈常常带着孩子在此游玩;千千万万个游子,总有那么一张照片,承载着淡淡的乡愁。

新都桂湖交加亭。

新都桂湖也曾是杨慎后半生魂牵梦萦的地方。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书法家,明代第一大才子,“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明代史学家萧如松在《重刻杨太史升庵文集后序》中云:“余观先生集,其赋颂之作,雄词丽藻,章含秀发,亦汉扬、马之流亚也;诗则取材六朝三唐,与子昂、太白异曲而同工;议论博辨,略有苏氏风。盖昔人所独擅者、庶几兼撮其长。”

“四川赋颂以汉代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为最,诗歌以唐代陈子昂、李白为最,散文以宋代苏氏为最,而升庵先生兼具诸人之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杨慎研究会会长倪宗新同样认可萧如松对杨慎的评述。

在川江之上,在出川与入川的繁忙旅人中,杨慎无疑是璀璨的星光。重走杨慎的足迹,让我们再次去探索这位伟大文人的精神世界。

新都:宰相状元家

杨慎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明新都(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人,其家族有“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之誉。四川民谚有云:“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正德二年(1507)八月,杨慎二十岁时与弟杨惇同举四川乡试,擢《易》魁。督学刘丙阅其卷,赞为罕见奇才。他对杨慎说:“吾不能如庐陵欧阳修,乃得子如眉山苏轼。”正德三年(1508),杨慎在京师应会试,主试王鏊、梁储得杨慎文,已置其为首选,因卷失烛,遂下第。

新都宝光寺西北角有一名为“娃娃堰”的溪流,记录着杨慎小时候的趣事。杨慎自幼机敏好学,七岁时,杨母便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常能背诵。资料记载,某日,县令恰巧坐着轿子从岸上经过,杨慎在堰中游泳并不避让。

县令一气之下命差役将杨慎的衣服挂在树梢上。差役一边抱起衣裤,一边禀告县令,杨慎是当地出名的“小神童”。县令来了兴致,许诺杨慎若对得出对联便将衣服送还。县令给出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随即对答:“万里长江做澡盆”。此后,杨慎“小神童”声名远扬,当地百姓遂将此地命名为“娃娃堰”。

杨慎博闻强识、善于思辨的才华在他12岁那年已经逐渐显山露水。在新都杨家府邸,杨慎叔父拿来一幅山水画作,全家赏画时,长辈问他:“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好看的景色,人们称赞像画一样;好看的画,人们称赞像真的一样,到底哪种正确?

杨慎以元稹的诗歌作答,念道:“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元稹的诗歌阐述的是人物画作的考据,家中长辈仍觉得意味不足。

杨慎思考片刻,便以自己所写的诗歌作答:“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形影相赠晋诗人。”引经据典,以晋代诗人陶渊明写形影神的诗歌,形赠影、影答形,喻实景和图画。家中长辈们十分欣慰,称赞他:“只此四句,大胜前人矣。”

杨慎14岁时,随父入京。时值深秋,杨慎以沿途之景,写下不少诗词歌赋。其中一首《新秋悼亡(其二)》写道:“黄叶拥阶深,秋声杂暮砧。天空孤鹤唳,露冷百虫吟。锦暗宵衾色,琼沉晓佩音。可怜摇落节,感此倍萧森。”

明初,诗坛盛行“颂圣德,歌太平”的台阁体诗歌。李东阳任内阁首辅之后,认为诗歌的创作要向汉唐学习,言之有物,针砭时弊。李东阳读罢杨慎的《新秋悼亡(其二)》,认为其诗歌“不减唐宋词人”,并称杨慎为“小友”。此后,杨慎便成了李东阳的门生。

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杨慎在金銮殿上应试。面对正德皇帝亲自主考,杨慎不以为惧,写下四千多字的文章。其文章旁征博引,言必有证,议必有据,切中时弊,体现出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读卷官们交口称赞,正德皇帝钦点其为殿试第一。时年24岁的杨慎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在桂湖公园内有一段850米的古城墙,始建于隋唐时期,当时为土筑泥夯之土城墙。杨慎高中状元时,蜀王送来贺银,其亲友本建议用贺银修状元牌坊。祖父杨春却拒绝,“与其只宠一个新科举子,何不移银修建城墙,可保一方平安。”于是便有了今日砖砌城墙的风貌。

桂湖公园内的古城墙。

新都杨氏家族现存的光绪乙未本《杨氏族谱》和民国辛未本《新都杨氏家谱》中,记载了杨氏的“四重”家训:“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

资料记载,新都杨氏还有一条爱乡族规:凡是入朝或在外为官,均不能忘记新都父老乡亲,每次回乡必捐资为故乡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新都城南护城河上的清源桥,由杨慎祖父杨春捐资修建;桂湖公园饮马河上的学士堰,由杨慎之父杨廷和捐资修建。

“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杨氏家族绵延数百年,杨氏家风无形却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家族、一座城市的发展。

张晓光时常受邀走进新都校园讲授杨升庵文化的传承。在有声有色地向学生们阐述杨氏“四重”家风家训后,他常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中是否有家训,如果没有,可否制定自己的家训。

家风、家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以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品质、家风家训为基础,引以为鉴,吸收、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亦是传承和缅怀。“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身后”,新都人一直用杨慎的警句勉励后人。

如今的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升庵村,修建了一处“天府家风馆”,游客可以通过实物、宣传片、现场讲解等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再现先贤家风传承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其中“杨氏家风文化体验馆”专题展厅里,特别设计家风讲堂,兼顾文化体验与主题教育的双重功能。让文化更好走进生活,让文化得以在生活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润物细无声的家风之中“生生不息”。

且作饮中仙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杨慎与云南永昌张志淳之子张含订为金石之交。当年,十一岁的杨慎作近体诗一首,其中有一句“一盏孤灯照玉堂”。父亲杨廷和评曰:“句则佳矣,但恨太孤寂耳!”

这首诗似乎映照了杨慎的后半生。

杨慎被流放云南,行至湖北江陵,不得不与妻子黄峨道别,题诗《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沙滩上鸟儿尚能双飞双宿,杨慎与妻子黄峨却只能就此分离,从此相见更难。

来到云南,杨慎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段传奇历程。“在这里,升庵先生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完成了他的大部分著作。他的才情与智慧,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云南的文化天空。”倪宗新指出。

杨升庵塑像。

杨慎在云南醉心学术,潜心讲学。他将流放云南的行程写成《滇程记》,将对云南气候的见闻写成《滇候记》,听闻当地历史又写下《滇载记》。《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慎平生著作四百余种,涉及经学、文学、史学、小学、考据学、方志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生物学、金石学、书学、画学、音乐学、戏剧学、民俗、民族学等多种领域,不仅冠绝明代,在全世界的文人学者中亦十分罕见。

简绍芳是杨慎最亲密的朋友之一。他曾说:“升庵先生平生著述四百余种,散逸者多,学者恨未睹其全。”倪宗新在撰写《杨升庵书论》《杨升庵年谱》《杨升庵诗词》《杨升庵散文》等十余部与杨慎相关的著作时,亦是感慨万分:“五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仍然是‘学者恨未睹其全啊!’每当想到这里,我都觉得这是学术界的一大憾事,也深感我们实在是对不住升庵先生!”

云南巡抚游居敬在其所撰《翰林修撰杨公墓志铭》中记载:“滇之东西,地以数千里计,及门而受业者恒千百人,脱颖而登科甲、居魁选者,蔼蔼然吉士也。”

“孔子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升庵先生弟子也达千以上。在上千弟子中,李元阳、张含、王廷表、杨士云、胡廷禄、唐锜、吴懋等人,最为有名,人称‘杨门七子’。人们常把他们比作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苏轼门下的‘苏门六君子’。”倪宗新说。

在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杨慎的评价中,倪宗新印象最深刻的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评价。

李贽在《焚书》卷五中云:“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倪宗新指出,李氏这段话是将杨升庵与李白、苏东坡相提并论,高度评价了他在文学史、文化史、书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倪宗新又说:“近现代对杨慎的评价,我们在新都桂湖杨升庵纪念馆中,还可读到李一氓与张秀熟两位老革命家的题词。李一氓先生言:‘升庵功业,当以在云南推行中原文化,使汉族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与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成长有贡献。’张秀熟先生言:‘综计升庵毕生行事,我敢大声高呼:杨慎是中国历史上难能的伟大哲人。’”

成都新都是杨慎牵挂的故乡,而云南永昌(今保山市)则成为“一生之半”的他乡。杨慎的妻子黄峨亦在新都榴阁苦等他的归来。桂湖内有升庵祠,更有黄峨馆,记录着黄峨的生平。

杨慎即使身在云南,依旧情系故里。他编写了《全蜀艺文志》,全书64卷,收录诗文1800多篇,共计140多万字,广收博采汉魏至明有关四川诗文。

史料记载,杨慎谪戍云南三十余年,其间“往复滇云十四回”。晚年他写下许多咏长江的佳作,其中《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临江仙》,堪称千古绝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代传承样本

当历史的车轮驶过五百年,杨慎的故事和精神仍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低吟着、传承着、讲述着。

2017年,四川启动了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将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十人,确定为首批四川历史名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找准了切口,探索了新路,形成了影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本。2018年4月,四川省杨慎研究会挂牌新都。目前有省内外会员70多人。这些会员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党政机关以及其他业余从事升庵学术研究的作者,涵盖了经学、哲学、文学、历史、管理、教育、新闻、书法、美术等研究领域。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的指导下,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支持下,四川省杨慎研究会、四川省杨慎研究中心先后策划组织举办了“纪念杨升庵诞辰 530 周年学术论坛”、“纪念杨升庵诞生535 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两次面向全国的学术征文,均采取了有奖征集学术论文的方式激励全国各地作者投稿,扩大了杨慎在全国的影响力。

倪宗新介绍说:“在这两次有奖征文的过程中,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省(市)都有作者投稿,研究杨慎的专家学者和业余从事杨慎学术研究的爱好者众多。从作者投稿的数量看,两次征集的论文达到255篇,评选出获奖论文120 篇,创全国杨慎学术论文征稿之最。两次征稿情况表明,全国杨慎学术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学术研究人员素养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论文撰写规范进一步得到遵循。总之,杨慎学术研究发展态势十分令人鼓舞。”

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极为重要。

2023年4月21日,首届“杨升庵文学奖”征稿发布会在成都市新都区升庵书香公园举行,著名作家阿来新都工作室正式揭牌,“四川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同步授牌,并向全球发布征稿启事。“杨升庵文学奖”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面向全球华语文坛征稿,致力打造“地域性奖项、全国性影响、国际性视野”的文学品牌。2023年12月5日上午,“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暨首届成都国际文学月开幕式”在新都区升庵书香剧场举行。首届杨升庵文学奖设“散文奖”、“诗歌奖”、“戏剧文学奖”三种奖项。穆涛凭借《中国人的大局观》,黑陶凭借《百千万亿册书》分别获得“散文奖”;海男凭借诗集《在辽阔的时间中熔化》,凸凹凭借诗集《水房子》分别获得“诗歌奖”;陈玉福凭借《绿色誓言》,王雨凭借《填四川》分别获得“戏剧文学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在台上致辞:“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升庵文学奖必定会成为中国文学界一个新的厚重而雅正的文学名片。”而今年12月,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征稿又将开启。

2023年10月28日,成都市新都区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开远市,保山市隆阳区,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泸州市叙永县,宜宾市江安县、南溪区等区(市)县友好商定,八个城市建立“升庵文化城市联盟”,共同推动升庵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升庵文化的当代传承有了新的载体。

2024年初夏,全国首部《杨升庵》庭院歌剧之《状元府第》在新都桂湖之畔的新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拉开序曲。一曲浑厚高亢的《临江仙》响彻观众的心扉。现代歌剧与古典庭院交织碰撞,打破空间阻隔、打破时空界限,让今天的观众们仍能“亲眼见证”杨状元十里红妆在迎亲,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此外,以“杨升庵”名字命名的新都区首个音乐艺术类民非组织“升庵音乐艺术中心”也正式成立。“赋予音乐新的生命力,守好新都文化的根和魂。”著名作曲家、《杨升庵》庭院歌剧艺术总监林戈尔介绍,将以《杨升庵》庭院歌剧首演为契机,打造新都文化新名片,提高音乐覆盖面和参与度,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群。

“升庵先生博学多才、刚正不阿、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将这种精神融入学术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于创新,更好地发挥出升庵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倪宗新说。

在历史长河中,个体渺小,生命短暂,功名成败瞬间即逝。但是品格、思想、文学著作,可以世代传承。杨升庵文化正由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者记录、研究、发扬,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持续在新都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流淌。


参考资料:

[1] 《杨升庵年谱》. 倪宗新。

[2] 《蜀中状元杨慎:坎坷人生 惊世才华》. 唐召怡。

[3] 《明史·杨慎传》。

[4] 《杨慎:一壶浊酒喜相逢,人生半载在飘零》. 武陵人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