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兰花生意的“罪与罚”
“在我们这儿,养兰花的没有贫困户。”
“目前卢氏县市场上在售的几乎所有蕙兰都是山上采摘的,只是早与晚的差别。”
“这种东西说不出来。”在宋卫平看来,鉴定兰草是否新近采挖靠的是经验。
走产业化道路成为一些兰农的新选择。产业化道路,指完全通过人工育种、繁殖、栽培、销售。
发自:河南三门峡
责任编辑:张玥
望着大棚里滞销的兰花,徐克最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2024年10月11日,徐克开车带着老伴,去了离老家三门峡市卢氏县徐家湾乡丰太村40公里外的卢氏县兰花产业园。两口子带着共10株兰花到此交易。
每月的11日和23日,是卢氏县兰花保护协会设立的兰花交易日,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兰农汇聚于卢氏县兰花产业园进行交易。据卢氏县兰花保护协会公布的数据,该县有兰花种植大户四千余户,年产值一亿多元。
售完一株价值3000元的兰花后,徐克准备将剩余的兰草搬上车回家。这时他注意到,有人在打电话,报了他的车牌号。当他的车驶出会场外六百米,路边的警察示意他停下,并将手机、车钥匙拿走。他们是当地的森林公安,指控他在山上采挖兰花。
根据2021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野生兰属植物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蕙兰、春兰、建兰、寒兰、墨兰、莲瓣兰等都在其中。这意味着,此后野生蕙兰不能随意采挖。
2024年10月23日,卢氏县公安局、林业局下达了一份《关于规范卢氏县兰花保护协会经营的通知》,表示“卢氏县公安局在查办多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均有在你协会每月举办的‘兰草交易日’中收购新近挖采的野生蕙兰”,要求严格把控此类蕙兰流入市场。
在卢氏县,因采摘、买卖野生蕙兰涉案的并非徐克一例。
卢氏县公安局森警大队一名民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打击野生兰花盗采行为属于常态,“只要有举报线索就会随时查”。他透露,近两年卢氏兰花案处于高发期,森警队查处的案件一年比一年多,已累计超过一百件。
而多位半年内涉嫌获罪的兰农则觉得事发突然,“这几乎是一次突袭”。
致富
卢氏县距离三门峡市区约160公里,山路环绕,单程约两个多小时车程。
地处豫西边陲的山城卢氏县,山多田少,耕地资源极为匮乏,却以盛产兰花而闻名。卢氏县人民政府官网介绍,该县常住人口32万,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县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县。
葛文会曾在卢氏县人民政府任职,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卢氏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县里农业产业主要有香菇、烤烟、连翘、兰花等,但相比之下,兰花的市场价值最高,不少兰农通过养殖兰花脱贫。
“在我们这儿,养兰花的没有贫困户。”他说。
郭强是双龙湾镇西虎岭村的一名职业兰农,有二十年上山采兰的经历。在他的印象里,兰草有了“经济价值”是从2000年后开始,有浙江、江苏甚至韩国等地的人来买这种植物,村民们从山上采回来,十块、二十块卖给他们。慢慢地,本地人认识到兰花的价值,纷纷经营起了兰花生意。
相比人工培育的兰花品种,野生兰是炒作的最好标的,曾炒出过一株上百万元的“天价”。能卖出“天价”的都属于“国兰”,包括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和莲瓣兰。
市场火热,带动了民间采挖盛行,甚至走私海外。2005年《文汇报》报道,国际市场的高额利润刺激是国内野生植物非法采集的重要因素,其中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贸易的18种野生兜兰,几乎全部流失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