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人!请回答

“漂亮”和“安静”,是胡莞苓对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厚普股份”)新园区的第一印象。这家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工厂“修得很大气,是我们公司(的基地中)的‘一枝独秀’”。厚普股份董事会秘书胡莞苓介绍,在初见时,园区还略显空旷荒凉,“慢慢可能逐渐完善,周围不算繁华,但多了一份宁静,空气还挺好的。”这是厚普股份在成都新都区的第一期第一标段,后续将有占地500亩的厂房在此建成。

“历史感”与“厚重”则是四川轻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轻绿科技”)联合创始人杨浩对这片土地的初印象。建于春秋末期的新都是“古蜀三都”之一,距今已有2800年历史。

这份繁华来得并不“慢”,古老的土地上,正在迎接着一场全新的变革。随着新兴产业与创业人才的快速涌入和集聚,新都正在成为成都市智能制造的先行区。轨道交通、航空产业已成为新都的两大优势产业,而向“绿”而行——发展氢能产业,成为新都开辟的又一新赛道,短短几年,已创造出多个氢能应用场景,产业布局完成从“0”到“1”的突破,构建起“制储运加用”氢能产业全链条。

在新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在迎接着一场全新的变革。

在全国各地“遍地开‘氢’”的发展态势之下,新都的氢能发展,正普遍进入产能释放从“1”到“10”的阶段。

这片古老的土地,为何能吸引这一年轻的产业?为什么新都能成为众多新兴产业与智能制造人才的共同选择?近悦远来的背后,新都做对了什么?

筑巢引“氢”朋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之下,氢能源的地位不断提升。2024年,氢能被首次纳入成都建圈强链打造的重点产业链,而早在2019年,成都就提出打造“绿色氢都”的构想,版图之上,新都开始进军新赛道抢“氢”。

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首先需要土地。新都区496平方公里的面积,为企业入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胡莞苓说,厚普股份作为上市公司,氢能板块目前在成都其他区等多地分散生产与办公,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管理成本,而入驻新都区后,便能实现未来集中管理的目标。

她将定居新都描述为一场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由于在企业上市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展,想要建设氢能集成设备生产线,需要宽敞的生产车间;想要做完善的氢能产业链,则需要集中办公,新都区委区政府为厚普股份规划预留500亩土地,用于企业发展。

厚普股份在成都新都区的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厚普股份/图)

除了土地,新都区政府还提供了租金减免、人才保障房等政策扶持,而政策虽好,如何落地才是重点。区政府“有需必应”的行事风格,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新都安家的效率。例如,在与厚普股份有关土地出让的投资协议谈判流程中,新都区政府尽全力配合企业,帮其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成本。

胡莞苓说:“有的东西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流程很复杂繁琐,我们这个项目作为省重点项目,又有进度上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积极、高效地反馈和支持,为我们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该投资协议签署于2020年4月,即便是在疫情期间,流程依然没有停滞。

“一个政府有一二十个部门,企业办起事来,分别找这些部门就会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新都区政府专门派驻了“企业管家”进入公司,一旦企业反映问题,便把有关部门都组织起来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办事效率就会很高,新都区在这方面还是很给力、很替企业着想的。”胡莞苓说,从项目的投资开始,到用地、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到后续的税务、产业政策,新都区都提供了建议与解决方案,确保企业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专业的、一对一的帮助。

生产之外,还有生活。想要吸引企业入驻,配套的发展硬件同样不可或缺。杨浩说:“我们对外招聘员工的时候,人家首先都会问来这里能在哪里吃、在哪里住。”而当初选择新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上了它作为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

轻绿科技所在的工业东区,是新都工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区域之一,与过去传统、单调、“冰冷”的园区不同,这里已成为一个集城市绿地、露天营地、科创公园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更加关照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生活质量。居民小刘见证了这里的“天翻地覆”,现在他喜欢在园区内的公园跑步、在营地和家人过周末,“植物让园区充满生机,这个季节的园区里很多金灿灿的银杏,特别美”。

新型产业园,更加关照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生活质量。

“新都这边生活比较方便,生活区与产业工业区的距离很近,我们的员工包括高层都非常希望在这里安家立业。”杨浩说,下班后,仅需驾车10-20分钟,就能从产业园进入繁华商圈,享受成都悠然的烟火味。

“氢”力聚人才

“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新型化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规划背后,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资源。往往,引进一个人才,便意味着会带来一个团队。

在落户新都的创业者中,有不少高校团队分外亮眼。例如,荣创新能便是西南交通大学氢能源燃料电池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背靠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基础,完成科研到产业“最后一公里”,让实验室里的氢能技术走向商业化和产业化。轻绿科技则搭建了以国家杰青为技术带头人的初期研发团队,并计划在2024年扩大至100人。深思实验室则隶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其科学家团队由杨军院士领衔……高端科技人才,为何会来新都开辟新的版图?

一方面,企业的“高校基因”,能撬动更多来自学界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到项目中。杨浩的老师汪国雄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通过这条线索,多个项目得以聚集成形:轻绿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陈忠伟院士合作了氢能无人机项目,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李桦研究员合作了氢能无人机与氢能两轮车项目。

而厚普股份则与电子科技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前董事长就是电子科大的,我们的独董又是曾经电子科大的校长,这对我们与电子科大的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引进背后,浮现着“校友”的影子。

另一方面,新都区为高端人才和其前沿项目提供着广阔的“实验场”,让一纸想法得以实践落地。由轻绿科技所研发的氢能两轮车“氢马儿”,加一百克氢可以行驶100公里,将氢能共享两轮车的骑行成本降到了每公里四分钱。在这一新兴事物面前,新都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新都区自2024年8月9日正式投放运营500辆“氢马儿”,到目前为止,“氢马儿”每天平均能服务三千多人,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便利,也证明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杨浩说:“不需要外部输血或政府补贴,项目现已经能正常运转,产生正向现金流。”

在新都区的街头,总是能看见这些醒目的蓝色小车。新都区政府给予新兴企业的,不仅有切实的助推,更有充分的信任,将企业视为合作伙伴,以合作共赢来建设一方美好的蓝图。

而吸引这些聚焦新兴产业、前沿科技的企业落户新都,也搭建了企业与本地高校之间的桥梁。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就读氢燃料相关专业的学生,会来轻绿科技等园区中的公司参观、实习,既为高校学子创造了更多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也为科技企业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氢”装向未来

新都对于氢能的布局并非一日之功。

早在2019年,新都便相继引进了荣创新能、势加透博两家企业。前者主要研制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国内该领域应用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目前国内70%氢能轨道交通车型的氢动力系统都出自荣创新能;后者则专注于全系列氢燃料电池高速无油离心空压机的研制开发,“空压机正是电池之‘肺’”。势加透博副总经理廖进兵曾介绍,这一核心产品解决“卡脖子”难题,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并一举将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从30万元/台打到2万元/台,自有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达65%以上。而依托这一关键技术,亦在节能、储能等领域实现了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成功孵化出环控、医疗、精密制造、半导体、低空飞行器等领域关键流体设备。

2022年引入的厚普股份则是天然气、氢能加注装备领域的国内领军企业,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加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项目”在新都“氢”装上阵也加快聚集了厚普低温、苏州苏氢、英特利等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同年引入的新研氢能,主要研发推广陆路交通领域大功率氢堆产品。2023年以来,已在公交车、物流重卡、叉车、应急电源等方面实现商业化运营。2024年率先实现49吨氢能重型卡车完成“新都-九龙坡”往返700公里高速直达干线运行,成功贯通成渝氢走廊。

拥有“微交通出行”领域液冷型氢燃料电池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轻绿科技,则致力于小型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和探索,研发出了多款小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从氢能的产制、贮存,到加注、使用,从小功率到大功率,氢能产业的上下游都汇聚于新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新都街头投放的氢能共享两轮车。(轻绿科技/图)

地理上的邻近,为企业之间制造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厚普股份为轻绿科技供应了氢能两轮车所需的固态储氢罐,更近的距离,减少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也碰撞出新的机遇与成果。新研氢能作为势加透博的下游客户,如今两家企业仅一街之隔,成为“产业园就是产业链”最鲜活的例子。从北京来到新都的新研氢能,正是看中了这里氢能产业聚集的生态,据了解,新研氢能所造的氢能重型卡车,所用的电池八大核心部件中有五大部件由成都本地企业配套生产,配套率超过60%。不止于此,作为研发推广陆路交通领域大功率氢堆产品的领头企业,新研氢能亦计划联动十余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新都建园区集“氢”成链,注入更强劲的“氢”动力。

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沃土”,而氢能企业的集聚之态,又为园区“立园满园”提供新的“生机”。提到对未来的展望,厚普股份希望能在新都产业园彻底建成之后,进一步强化自身在氢能基础设施上的产业链优势,完善上下游的闭环,同时能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实现多个产品的国产、自主、可控。杨浩则希望在2025年上半年之前,在新都建成一个年产十万台小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现代化工厂,并让“氢马儿”走出新都,向整个成都乃至四川省范围的市场投放。

“氢”风徐徐,新都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成为新兴产业的摇篮,新型人才的福地,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新都保持敏锐的改革之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勇立潮头,向“新”而行,以包容、进取、高效之姿,与来到新都的创业者们一起,书写着一个个关于新兴产业与这座城市相互成就的崭新故事。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