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上海试点“员工持股贷”
“金融要服务科技创新,不能只是创投型资金参与,银行信贷资金也要参与。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思路,看现金流、看抵押,可能对初创型科技企业就不太适用。”
在贷款购买股份过程中,员工充当了企业投资人角色,如果企业发展良好就能够获得股权升值带来的利好,反之则利益受损。
“现在一级市场的资金相对比较紧张,初创企业不容易拿到融资。”
责任编辑:冯叶
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已在张江科学城面向科技型非上市公司开展试点。视觉中国/图
近日,上海开始在全市试点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旨在为科技型初创企业高管及核心员工提供相应的股权融资通道,将个人融资贷款专项用于股权投资,注入科技企业。
也就是说,科技型初创企业员工可以向银行贷款购买自家公司股份,被网友戏称为“贷款上班”。
该项贷款也称“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此前已在临港新片区和张江科学城面向科技型非上市公司开展试点。《中国证券报》报道称,单人最高授信额度2000万元,单家企业最高1亿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0年。
以往,银行信贷资金被严格限制流入资本市场。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政策为何出现突破?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
“我们公司的持股贷去年就做完了。”一家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科创企业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23年公司已安排员工持股贷款,参与者均为内部员工,但并非全员参与。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业内首单落地员工持股贷的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阳春白汤面
是的。说什么员工看好企业发展但是没有资金,所以有了这种贷款。 真正好的公司不怕贷不到银行贷款进行企业发展,况且公司老板有那么愿意把自己的股份掏出来分摊给员工吗? 这种方式就是员工背债,向银行借钱,然后资金给到公司。公司没有风险,银行风险也不大,毕竟员工应该有抵押。基本上主要的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员工。
183****2883
无非就是风险转移罢了,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