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妈妈心,一点一滴平安情
2024年11月18日,贵州台江,两位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苗族阿姐,手拿绣绷捏着针,坐在太阳底下刺绣。二人旁边的展示桌上,摆着多幅装裱好的苗绣成品。
其中一幅作品的名称是《太阳的秘密》,灵感来源于苗族重大节日中常出现的太阳鼓鼓面图案。“太阳图案在苗族有祈愿平安的意思,第一次以苗绣作品的形式出现。”其中一位阿姐张倩解释道。
该作品源自中国平安联合具体少数民族地区及其他相关组织共同创立的“妈妈的针线活”妇女手工创业公益项目的“公益+商业”产品探索。
“妈妈的针线活,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情感记忆,更是所有人共同的情感记忆。”在台江调研中国平安支持贵州乡村振兴成果的平安集团总经理谢永林在展示桌前看到具有少数民族元素的苗绣作品时,希望平安的支持能让更多人看见“一针一线”中无法替代的情感寄托。
苗绣里的妈妈
“苗族的妈妈基本都会给女儿绣嫁衣。”张倩结婚时的嫁妆、嫁衣就是母亲织布又到刺绣做出来的。有的苗族妈妈为了多准备一些嫁妆,会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做。
苗绣的一针一线里,藏着母亲对孩子涓流不息的爱和祝福。
在张倩的青春记忆中,苗族每家每户的妈妈大都是边带孩子边做针线活。妈妈们前脚哄着哭闹的孩子进入梦乡,后脚要么在织布机上将一缕缕线织成衣服的布料,要么拿起针线把织好的布做成孩子长大后过年要穿的民族传统服装。
那时候的针线活源自日常生活的需求。每家人自己穿的衣服、亲戚家新生儿的礼物,都在苗族妇女捏着针线的手中做出来。
孩子一点点长大,从会哭会闹到会跑会跳,总能看见做针线活的妈妈。张倩从十多岁开始拿起针线,跟着妈妈,在各种针法中也一点点学会了苗绣,“我一边看妈妈绣一边学。妈妈看外婆学。”张倩爱上苗绣,除了耳濡目染的习惯,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像妈妈给自己做嫁妆一样,以后也给自己的孩子做。
那时候的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天天做的针线活有一天还能卖钱。
时间不断向前,长大后的张倩也做了母亲。
当她在家边照顾孩子边织布、刺绣时,身边会这些手艺的人正在慢慢变少。年轻一代开始忙于工作,但生活中依然有着对传统服装的需求,便会找周边的阿姐帮忙做。“有时候也会帮忙给别人家做腰带。”张倩所属的苗族支系的传统服饰中有一条标志性的腰带。
张倩在这条腰带中注入对孩子、家人的爱意时,生活的可能性也在悄然生长。但找她做服饰的人依然有限,并不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同样天天看着妈妈做苗绣的还有苗族儿子王建明,“那时天天看其实也没有特别的感觉,每个妈妈、姐姐都会绣。”少年时的王建明没有想过自己后来会与苗绣建立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对苗绣的认识发生变化,都是在台江。
张倩带着小孩把家搬到台江后,发现住所附近有一家刺绣工坊。她第一次发现,“那个可以换钱,可以让我当工作来做”,便开始凭借自己的手艺从工坊接一些挂件、胸针之类的绣活。这些活计件算钱。她把领的活拿回家做,绣好了就送回去,再领下一批。
针线活也能变事业
张倩领绣活的这个工坊,是王建明大学毕业后和妻子在台江一起创立的,“我学的是工艺美术,她学服装设计。”王建明的妻子是江西南昌人。本身是汉族的她,却对苗绣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和丈夫结婚时穿的一件嫁衣,是王建明的妈妈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各自发挥优势,将传统苗绣与年轻人喜欢的设计结合,希望苗绣不仅能从苗乡的山中走出来,更从展台中走下来,真正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从图纸绘画、打样开始,设计了十二生肖系列的挂饰、冰箱贴、胸针。张倩初来台江时,领的绣活中就有这些。色彩搭配极具苗族色彩,图案设计年轻化,由苗族妇女们亲手绣出来的这些产品,一经推出之就广受欢迎,招徕了许多订单。
这些绣品走出去后,还引起了企业的关注。中国平安基于本身的需求,在做“妈妈的针线活”妇女手工创业公益项目的探索期间,看见了贵州深山中这一抹靓丽的色彩,便向王建明的工坊发出定制的订单。此外,中国平安还在2023年6月向王建明提供了1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他成立了橙色工坊。在橙色工坊,王建明用这笔钱,请了专业的苗绣老师给张倩在内的35位苗绣绣娘上技能培训课程,让绣娘们能更系统地学习不同的针法。
在订单稳定的同时,绣娘也提高了刺绣技能。张倩发现,通过做针线活能挣到的钱慢慢变多了,“现在每个月的收入能够稳定在三千元左右。”这笔因为刺绣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张倩家的一应生活开支和养育孩子需要的费用。而且,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张倩感觉周边的人会比过去更尊重自己。这种变化让张倩觉得很开心,“有收入、有工作的感觉特别好。”
与张倩产生同样感受的,还有李美兰。李美兰小时候对刺绣的兴趣不大,也就没有学会。直到有一天在路上看到王建明的店,李美兰走进去之后发现可以靠绣花挣钱,而且店里还在招人。有店面销售经验的李美兰立马应聘了店面销售的工作,还开始拿起针线学刺绣,“因为可以挣钱。”
“我们工坊的绣娘里,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奶奶,也靠刺绣挣到了人生中第一笔钱,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王建明清晰地记得工坊里每位绣娘的情况,也记得她们如何通过苗绣让生活变得更好。这位奶奶还告诉王建明,“在家的地位都提高了。”
大家心里再寻常不过的针线活,如今已经成为一群绣娘的工作。这份工作带来的经济收入,逐渐填充起妈妈们对自身的社会价值的认知。
背在身上的非遗,让“平安”见平安
“针线活,在无数人的身体记忆中都和妈妈有关。这种情感记忆甚至可以超越国界,在世界广泛的范围内通用。”谢永林在调研中特别强调了“妈妈的针线活”项目在情感传递中的价值。
被称作苗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源自母亲对孩子的守护和关爱。绣品上的每个图案纹样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更是妈妈对家人的内心祝愿。
王建明夫妇则在通过不同的产品设计,让更多人的生活与这份情感记忆再度连接。
在平安“妈妈的针线活”项目里,其中一个产品是一只底布为白色、布面中央绣着少数民族生活中常见的经典纹样的帆布包。这只帆布包,经常会出现在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的许多平安人肩上。许多平安人很喜欢背着它上下班或者出差,一致认为它在实用能装的同时还足够好看,有内涵。
《太阳的秘密》作品刺绣过程
《太阳的秘密》这件作品则成为平安银行向客户表达平安祈愿的选择。远方世界生活中的日常,以一种新风尚的形式出现在深圳的城市中。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就发生在一次次无声的平安祝愿中,以“平安”见平安。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之一大概是将乡村里的文化特殊性留存下来。
但如何实现真正的留存?平安“妈妈的针线活”便提供了一个样本答案,发掘苗绣中最珍贵的那份情感,让爱的温暖透过一针一线传递到不同的人身边。苗绣也在被需要中,实现了真正的自我造血。
2022年,“妈妈的针线活”项目在云南、贵州、新疆、湖南等地的民间工坊培训了一百多名低收入妇女,通过上线平安企业采购平台、壹钱包App零售销售渠道,2022年助力产品销售两千余件,直接帮扶绣娘六十余人,销售额约23.7万,支付绣娘十余万元,人均增收两千余元。
2023年,“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打造“1+1+1+N”运作模式,即“1个权威公益机构的专业管理+1套可持续的专业化帮扶方案+1处标准化的区域落地场所+N个爱心企业支持”,通过资金的支持、商品设计赋能、产品制作工艺培训、项目宣传推广等方式,“以销定产”,打造妇女创业增收的试点样板,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全球一致的母爱完成传递,非遗苗绣的发展和保护在情感的自然表达中完成。
2024年是中国平安“三村工程”第六年,谢永林代表平安再次回到当初工程实践的发源地贵州台江,在有针对性地提供再“向前一步”的乡村振兴支持的同时,也依然将目光聚焦在那针线活中,将来自“妈妈”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也帮助更多“妈妈”拥有价值实现之地。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