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耗材“团购”两年,落地成效如何?

人工关节集采执行两年来,中选产品使用量超110万套,占所有人工髋膝关节使用量的比例超90%,患者切实用上了降价后的人工关节。

骨科很多耗材都是植入人体体内、与子偕老的“伴侣”,病人更关注集采中选产品的质量以及供应。

骨科耗材行业未来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另一条是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比如有“上帝之手”之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发自:武汉

责任编辑:曹海东


2020年4月8日,重庆,重医附一院使用骨科机器人为患者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视觉中国|图

两年前,腿部出现无力、疼痛症状;半年前,双腿小腿开始萎缩,平地走路都会一瘸一拐。张忠良从没想过自己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需要更换髋关节。

对手术费用和术后效果的担忧,让44岁从事建筑行业的张忠良一度希望保守治疗,但关节之痛仍无法解决。最终,他下定决心去武汉市第四医院动了手术,先是左侧髋关节置换,后是右侧。

张忠良庆幸遇到了人工关节集采。2021年9月,国家组织人工关节产品集采在天津开标,这是继冠脉支架后第二个高值医用耗材全国“团购”大单,平均降幅约为82%(详见2021年9月30日南方周末《人工关节降价82%,挤掉了哪些水分?》)。2022年上半年,集采正式落地实施。

张忠良选择的是陶瓷材质髋关节,这种材质的关节更耐磨损,可以尽量避免二次手术。集采前,用于初次置换的陶瓷对陶瓷进口假体要七万多元,集采后为九千多元。

“几年前做过同样单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熟人说,现在我的住院总费用比他少了近十万元,两次手术算下来能省近二十万元。”张忠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24年5月下旬,人工关节两年协议采购周期接近尾声,接续采购产生中选结果,价格平均再降6%左右。截至目前,骨科关节类、创伤类、脊柱类、运动医学类耗材,均已开展了大范围省际联盟集采或国家级集采,骨科高值耗材大品种基本实现集采全覆盖。

业界都说骨科手术就像装修现场,要用到的耗材有很多,就像衣服有S/M/L/XL码一样,这些耗材也有不同尺码和相配套组件,标准不一,库存管理更复杂。而且,手术经常还需要企业专门储存、配送、做伴随服务。这也是骨科集采复杂的原因所在。

昔日“高富帅”的骨科,“螺丝正越拧越紧”。挤掉骨科耗材水分的同时,集采后质量是否过关?稳供应是否面临困难?骨科耗材产业升级的机会在何方?

两年使用超110万套集采关节

观察关节外科的病房,像张忠良这样的“年轻”病人不多。

“张忠良年龄正值青壮年,本不是关节置换的主要群体,他属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多发于30-50岁的男性。”武汉市第四医院关节外科主任程文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从事建筑行业,张忠良总是喝酒应酬,一喝就是十来年。

目前,膝关节发病主要还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不断降低,骨脆性增加,导致老年人极易发生骨折。

2024年8月,发表在《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髋、膝关节和其它部位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很大程度与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的增加有关。其中,膝关节的发病人数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从199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华仔-高庆华
回复

华仔-高庆华

2024-12-06

都是国产的,进口的没有了

139****2213
回复

139****2213

2024-12-05

成效不知道,反正临床毕业生都抢着去骨科……所有大医院骨科医生都是百万乃至千万富豪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不服气骨科医生的出来走两步?

186****6825
回复

186****6825

2024-12-02

我想说的其实不是良心问题,我后来去的那家医院在我们当地特别有名。我姨夫就在那配药,北方冬天摔断腿和胳膊是常有的事。以前去大夫给摸一摸比拍片都准,大部分骨折就是过去给摸两下正两下,开点他们自己配的药。那药又便宜又灵,老百姓家里都有囤货。有时崴个脚自己吃点比去医院都灵。 现在到那家医院去拍片子要排两天才行,有关系直接拿50块钱进CT室报出是谁介绍的直接拍。看片子不到一分钟,回答就是做手术还是不做手术,打钢板还是不打钢板。自己的特效药也不配了,我妈总想找姨夫要点,答复是配方变了没用了。 从腿的事情之后,我总是在思考这些年的变化。这些所谓的骨科耗材,对普通患者是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从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来讲,觉得是坏处更多。若不是找了权威花了钱,不仅要花一大笔钱而且要和许多本该无缘的耗材相伴一生。 也许有些片面,但那家二甲医院的生意还行,相信与耗材强行结缘的人应该不少。也许这些事也该讨论讨论

有悔

2024-12-02

良心坏了咋办?

139****7983
回复

139****7983

2024-12-02

团队合作是基础,质量上称的耗材是关键,医师超高的技能才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2024-12-02

好的

南周读书郎
回复

南周读书郎

2024-12-02

骨科耗材行业未来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另一条是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比如有“上帝之手”之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有悔
回复

有悔

2024-12-02

良心坏了咋办?

186****6825

2024-12-01

有一次骨折,在一家不算景气的二甲医院拍了片子,看片的大夫告诉我要做五个手术,往腿里装完这个装那个。后来到一个床位紧张的医院给骨科主任塞了点钱,重新拍了片子做了扫描,主任向我发誓回家多吃点骨头就行。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12-02

国家集采挤水分,真正的惠民工程!

襄阳翼舟
回复

襄阳翼舟

2024-12-02

增加集采,阳光收入激励,越拓越宽,患者受益,医院收益,医生收益,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12-02

加强医疗领域反腐 才能让好政策落实到位

137****9608
回复

137****9608

2024-12-02

国家集采,功德无量。赞赞赞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12-02

小病大治,成为常态化。

186****6825
回复

186****6825

2024-12-01

有一次骨折,在一家不算景气的二甲医院拍了片子,看片的大夫告诉我要做五个手术,往腿里装完这个装那个。后来到一个床位紧张的医院给骨科主任塞了点钱,重新拍了片子做了扫描,主任向我发誓回家多吃点骨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