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震区:废墟上的幸福大道

对四川来说,过去的一年是经济细胞的复苏之年,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高达1.4万亿,对资金的整体饥渴为金融机构打开了新的机会之窗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在对资金极度饥渴的地震灾区,接踵而至的银行们既努力支援灾后重建,也敏锐地捕捉着自己的未来

汉旺镇广场钟楼上的时钟永远凝固在14时28分,四川重建急匆匆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留。

昔日神闲气定的天府之国如今热气腾腾;重型工程车日夜穿梭,新修好的一条条道路两旁挤满建材商铺,路面上的黄土随着车轮漫天飞扬。

3年重建之路并作2年走完,加上“拉动内需、开发西部”这些政策推动,四川俨然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地,也是资金流入最快的地区。

据四川省银监局统计,截至2009年4月末,四川各项贷款余额13479.2亿元,比年初增加2061亿元,同比增长36%,排在全国前列。

第一笔授信

地震改变了每个四川人的生活,但对28岁的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客户经理何锋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5·12”两周后的一个高规格会议。

2008年5月25日下午,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带领10多位老总齐聚四川,商议灾后重建的信贷安排。

“李行长把所有有签字权的老总都带来了。”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领导的何锋有些紧张。

成都距离震中200公里,当时余震不断。会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