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胡同的艺术家们:北京很卷,也很包容
北京初雪,去看景泰蓝和兔儿爷吧
责任编辑:吴耀锋
欢迎回到“城市散步家”栏目,我是晗。
前段时间,城画小分队去北京感受了一场金秋。行走在胡同的弯弯绕绕里,我们突然发现,这座庄严肃穆的城市其实也有着隐晦而克制的浪漫。
推开一扇不起眼的门,里面可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传世瑰宝,也可能是谦逊朴素的能人巧匠。与时尚鲜活的上海、成都不同,北京仿佛蒙着一层薄纱,像文物金光闪闪,又看不真切。
为了弄清北京的艺术脉络,也为浅尝一口它厚重的历史底蕴,我们登门拜访四位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文化从业者,从他们的视角去看不一样的北京,也为大家带来一份地道的“北京艺术漫游图鉴”。
国宝级景泰蓝大师
“我的听障徒弟,干起活来更专注”
全中国奇珍异宝最多的地方,莫过于北京。因此,来北京逛博物馆可是一件正经事。在游客都扎堆挤在故宫的时候,小分队在鲜为人知的中国景泰蓝博物馆体会到了包场的快乐。
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是中式美学的集大成者。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1728年,在北京清宫造办处的档案里。而我们到达的景泰蓝博物馆所在的北京珐琅厂,则被人称为“当代造办处”。
据北京珐琅厂总工艺美术师钟连盛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前,景泰蓝工匠流落民间,技艺传承已奄奄一息。1951年,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加入工艺抢救行动。五年后,由42家私营作坊合并的北京珐琅厂应运而生。
景泰蓝博物馆位于珐琅厂的三楼,分为历史文化馆和珍宝馆,馆藏总量高达两千余件,种类涵盖器皿、雕塑、家具及建筑装饰等等,其中甚至包含皇帝吃饭用的小火锅。
从铜胎到雍容华贵的成品,景泰蓝要经历几十道工序才能脱胎换骨,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哪一步都让外行人望而却步。工匠们“择一事终一生”,每位师傅从业一辈子,基本只做一个步骤。
在珐琅厂二楼的掐丝、点蓝车间,我们见到了这些宝物背后的技艺传人。他们面前摆放的或是密密麻麻的、排列好的铜丝,或是按颜色分为一摞摞的、由浅入深叠放的釉料盘。每个人都屏息凝神,心无旁骛。
出人意料的是,这其中还有许多听障工匠。“零几年的时候,有几个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孩子来求职,他们很安静、坐得住,做起这行上手很快。”顺着钟连盛的目光望去,工匠们完全没注意到我们的到来,仿佛全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