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明 | 《杨树达日记》整理本标点指瑕

虽然标点使用往往因人而异,不能苛责强求,但《杨树达日记》整理本中的确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标点问题。

责任编辑:刘小磊

1952年的杨树达。

1952年的杨树达。

杨树达先生日记稿本51册,原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经莫晓霞、刘雪平、饶益波等点校整理,于2024年9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整理本《杨树达日记》首次全面完整地收录杨树达近40年间的日记,汇编为8册,各册书前大多附有彩插;另附《索引》一册,总字数近300万字。《杨树达日记》的出版,既可补《积微翁回忆录》的不足,从中考察稿本与印本之间增删改易的痕迹和学人心态,也可借稿本全书对杨树达生平及其交游进行考证,对日记中所记载的清末以降社会、政治与学术的变化等诸多重大议题展开更为细微的研究。嘉惠学林,不止一端。

黄永年在《古籍整理概论》中称:“古籍整理者,是对原有的古籍作种种加工,而这些加工的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阅读利用。”《杨树达日记》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古籍,但仍属于文献整理的范畴,即需要对文献底本进行文本识别、录入、标点等工作。《杨树达日记》由专业团队进行整理,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使其整理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但因工程浩大,内容丰富,又成于众手,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在文献整理中,标点可谓重中之重。《杨树达日记》原稿并无标点,整理者进行重新点断,对于疏通文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