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绽放,理想幻灭:追寻苏辙的河南印记(上)
编者按:
责任编辑:杨嘉敏
炎热的夏日周末,我盯着书桌前的《苏辙年谱》,认认真真做了一道数术题。费了很大周章,计算的结果是,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从18岁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到74岁走完波澜壮阔的一生,55年的仕宦生涯中,工作生活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大地竟有38年之多,占了仕宦生涯的近70%。可以说,他梦想的开始、实现乃至幻灭,都发生在河南。其余的17年,除了居父母丧和被贬之外,在河南之外任职齐州掌书记和绩溪县令,加起来不足4年。
可见,作为仕人的苏辙,毕生全部政治理想抱负的施展,基本上都发生在中原大地。2024年8月中旬,我从成都出发,踏上了河南之旅,沿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一线,寻访了苏辙的河南印记。
开封:梦开始的地方
苏辙的入仕之路,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嘉祐元年(1056)三月,18岁的苏辙怀揣着“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随着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千里迢迢,走陆路赶到京城开封,参加成年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父子三人从眉山出发,经成都,过汉州、德阳、罗江、绵州、魏城、武连,经剑门关、大散关,穿越秦岭,再从陈仓、眉县横渠道、凤翔府城、长安、渑池、洛阳,历时两个多月,才奔向梦寐以求的汴京开封。
斯时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有人口约一百万,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高、商业最繁华的城市。在迪特·库恩所著的《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一书中,曾这样激情满怀地写道:“在这个地方,有权势的、有财富的、有教养的、追求时尚的人以及四处谋生的流浪者都混居在一起,成为都市人;在这个地方,金钱、房地产和经济上的成功,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地方,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或失去财富。”
苏辙父子三人农历五月到达京城时,适逢这年天气异常,大半个北宋都是暴雨成灾,四大护城河之一的蔡河决口,汴京城里一片汪洋,洪水冲毁官衙民房数万间,人畜死亡成百上千,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大雨直到七月上旬才慢慢消停。遇上这样的极端天气,要想找好点的落脚之地不容易,苏家父子三人便寄宿于一个叫兴国寺浴室院的僧庙,有点相当于今天的文艺青年北漂住地下室。当然,彼时的苏辙兄弟所不知道的是,日后成为他们主考官的欧阳修一家也在为住宿发愁,“一家惶惶,不知所之”,而回乡奔嫡母丧返京的梅尧臣,也因城内积水,只好暂住小舟上。
想必读者诸君和我一样疑惑:一直在眉州下辖的眉山县生活的苏辙兄弟,为何不参加本州将在秋天举行的解试,而是千里迢迢舍近求远耗财费力到京城参加开封府的解试?
这里,有必要宕开一笔,赘述一下宋朝的科举制度,以及它们与户籍的关联。
宋朝的科举制和户籍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州郡的解试录取人数,朝廷根据各地人口多寡、经济优劣进行统筹考虑,首都开封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分得的“解额”,自然要比普通的州郡多得多,考中率自然也要高得多。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高考,不同区域的重本率不同一样。为了照顾以下情况的考生能在京城参加开封府的解试,宋朝产生了一种叫“寄应”的制度:学子随当京官的父亲或落户京城的亲戚难回原籍赶考者;出生地不在开封但有开封户籍,或者在开封府辖区住满七年者;有京官担保的外地考生。
出生在四川眉山的苏辙兄弟,风尘仆仆赶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参加开封府的解试,自然就是看中它的高录取率,而苏辙兄弟能符合参加开封府的解试条件,唯一的可能原因就是“有京官担保”。在当时三苏的朋友圈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京官到益州当成都府尹的张方平和文坛领袖欧阳修。尽管后来留存的史料阙如,但爬梳历史及后来三苏对张方平、欧阳修的景仰与尊敬,也能找到蛛丝马迹。直白点说,苏辙兄弟的科考之路,和现在的“技术性高考移民”差不多。
苏辙兄弟顺利通过了开封府的解试,兄长苏轼还取得了第二名,俗称“亚元”的好成绩。在第二年的省试和殿试中,都顺利入围,《宋史·苏辙传》称苏辙名列“五甲高等”。兄长苏轼本来名列第五等,但因之前省试中《春秋》墨义得了第一,按照惯例可以提升一等,名列“乙科”第四等。由此可见,苏辙兄弟在此次科举考试中的名次比较靠后,在进士科388人中,排名应该在200名之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从小指点他们学习的父亲苏洵不甚擅长诗赋,他们在这方面受的训练少,后来以诗歌创作闻名遐迩的苏轼,居然在第一场诗、赋考试中被“黜落”,即没有及格。尽管苏辙只考中了第五等,但兄弟二人同时高中进士,并且还因得到被誉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