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墓重见天日:“东吴诸葛亮”是软弱的投降派吗?

对于孙权来说,张昭不仅是其长辈、监护人、老师,更是长期以来孙吴的实际执政者。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张昭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指责。

责任编辑:陈斌

2024年11月7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称,在南京发现了张昭家族墓。目前,野外发掘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正在推进文物修复和资料整理工作。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但是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仅仅存活在顺口溜里的人物,也就是所谓“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名头听起来很响,竟然能和历史上的“万人迷”周郎并列。然而除了这句赞美,很多人对张昭到底有过什么事迹却毫无印象。

张昭之于孙权如诸葛亮之于刘禅

而对于《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来说,张昭不只是在书中存在感不强,而且仅有的一些印象还很差劲:

不管谁打过来,他都劝孙权赶紧投降。空有着“江东第一谋士”的名号,却分明是一个废物老古董。还特别喜欢在朝堂上絮絮叨叨,一开口就是投降投降,听得大家耳朵都快生茧子了。有时候真想跟他说,老张啊,你能不能换个台词,江东的英雄儿女可不想整天听你这些丧气话。全书翻下来,也没见他使出啥高明的计策,整个一有名无实的角色。

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张昭过于热爱投降,还被三国迷们起了一个“带投大哥”的外号。而历史上真实的张昭,却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里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他是东吴少有的能让孙权展露出人性一面的人。

梳理张昭的一生,会发现他和孙权的关系,其实不像普通的君臣,而更像是师生甚至亲人。《三国演义》中说孙策死前,曾向吴太夫人嘱咐遗言,提到了那句著名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实际上是小说杜撰,而真实的历史里,孙策死前想到的辅政大臣只有张昭,并无周瑜。史书记载,“策临亡,以弟权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而且张昭还不是普通的辅政大臣,是诸葛亮级别的托孤重臣。《张昭传》记载,孙策把孙权托付给张昭时说:“要是仲谋不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王小不@Rico
回复

王小不@Rico

2024-11-23

孙权:实用主义者的胜利。鲁肃,吕蒙,张昭。周瑜,张昭。

深柳问山路
回复

深柳问山路

2024-11-21

三国演义就是演义

六法
回复

六法

2024-11-20

张昭后人被族灭,并不代表整个张氏全死光了。实际上历史上的株连九族,基本上都没有全杀光的。漏网之鱼或赦免、流放都很普遍。

brook029

2024-11-20

学历史的朋友指出2点疑问:1、张昭的孙辈虽然受诸葛恪牵连被灭族,但是到东晋仍然有张氏后人做到高官,说明张家并没有在东吴时群灭;2、青瓷是张昭家族墓出土,具体是谁的还无法确定,不一定是张昭的。

六法
回复

六法

2024-11-20

dui3,怼的正字

177****3890

2024-11-19

㨃,这是什么字?

brook029
回复

brook029

2024-11-20

学历史的朋友指出2点疑问:1、张昭的孙辈虽然受诸葛恪牵连被灭族,但是到东晋仍然有张氏后人做到高官,说明张家并没有在东吴时群灭;2、青瓷是张昭家族墓出土,具体是谁的还无法确定,不一定是张昭的。

平凡人生
回复

平凡人生

2024-11-20

讲历史,说人性。这个切入点,深刻深刻,大赞!

177****3890
回复

177****3890

2024-11-19

张昭,在《三国演义》里确实是“带投大哥”。

177****3890
回复

177****3890

2024-11-19

㨃,这是什么字?

登山小地
回复

登山小地

2024-11-19

可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终究不是刘禅,张昭后人也最终被族灭,世间再难有第二段君臣如兄弟至交、如父子师生的佳话。

璐冰婳
回复

璐冰婳

2024-11-18

小说里还是能找到部分史实,张昭虽然没有被拜为丞相,但功勋都被世人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