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梦川 | 曼昭《南社诗话》“手稿”献疑

若以一般情况孤立来看,手稿的确容易散佚或错乱,誊抄本出现缺失或错误也正常。但是这个“手稿”与源自“周君抄本”且更早现世的何誊本,不但文字内容和顺序高度一致,连缺失、倒错也都一样,这就很不正常。

责任编辑:刘小磊

民国时期曾有报刊连载署名“曼昭”的《南社诗话》,有人认为“曼昭”就是汪精卫,笔者则持不同意见,也曾多次撰文辨证。2019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汪精卫南社诗话》一书,据云乃因得到一份自汪精卫长子手中流出的该《诗话》“手稿”,故而将曼昭之著作权移诸汪氏。不过此前该《诗话》署名一直都是曼昭,且有很多内容为“手稿”所无。《汪精卫南社诗话》只取“手稿”部分更名出版,当是自知不能证明“手稿”所无者为汪所写,故不得已而为之。但即便如此,这份“手稿”也还存在诸多疑点,尚需进一步考定。

首先,以笔者所知,所谓“手稿”只是一份复印件。仅凭“字迹像汪精卫”和“来自汪精卫之子”,尚不足证明“手稿”为汪氏手书,因为“手稿”署名仍然是曼昭,而曼昭是不是汪精卫,又是另一个问题。严格来说,若有经科学鉴定为1930年左右的原件,才足以证明“手稿”为真(非后来伪造);然而即便原件(材质)为真,也不排除“手稿”为其他人所书、所藏,再辗转流入汪氏长子手中的可能。毕竟字迹相似者并不罕见,例如众所周知,汪氏的追随者和密友曾仲鸣的字就与汪氏很像。

其次,“手稿”的两处署名有令人不解的改动。一是卷首的“曼昭启事”,“曼”字起初写作“鉴”,又改为“澄”,再改为“曼”,而文末则云“曼昭谨启”,没有改动,可见作者已经确定署名“曼昭”了。但是其后的诗话正文第一则,落款竟然又由“鉴”而“澄”而“曼”!试问既然先前已经再三斟酌确定署名“曼昭”,为什么后面的落款又修改了两次,而且连改动顺序都一样?

《诗话》“手稿”启事页和第一则的署名改动。

《诗话》“手稿”启事页和第一则的署名改动。

此外,在“手稿”现世之前,曼昭《南社诗话》曾有江芙(即汪氏长婿何孟恒)誊抄本流传,二者对比又有更多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