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作序 刻镂华章 ——读《中国简史》有感|初中组二等奖

第四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二等奖

作者: 颜际娜  

学校:大连王府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指导老师:崔伟伟

岁月轮转,烽火已熄,历史沉浮,休戚与共。春秋作序,明清藏振。细读《中国简史》,追随吕先生的笔触,领略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决,天地共存,日月同光。

我与历史,近到一页纸的距离,远到上下五千年的隔世。历史写着古时的回声自渡江流,步履不息,它在湍急中融掉了厚雪千层的冷,沾染上时间的余温。一段段回声击碎时间,流淌到尽头,这一刻,震耳欲聋,他路过我耳畔,裹挟着千年的颂歌与叹息,浩浩荡荡向前。

所以,历史的遗憾到底是什么呢?“是生不逢时的孔夫子”“是祖国弃他如敝履的韩非”“是从无败绩的将军死在了一场从未参与的战争”“是老秦人500年努力建立的,秦朝却在14年内土崩瓦解”“是少年英雄英年早逝”“是昭君再也没回过长安”“是赤壁的一场大火毁掉统一的梦”“是被五丈原秋风吹散的理想”“是被麦城埋葬的傲骨”“是被高原枷锁的公主”“是一个巅峰王朝一夜之间跌落谷底”“是从会当凌绝顶到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到身死国灭”“是风波亭被风雪淹没的精忠报国”“是从气吞万里如虎到可怜的白发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崖山十万军民的慷慨赴死”“是被土木包黄沙埋葬的明君”“是拯救了大明的英雄却唯独救不了自己”“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是甲午海战的惨败”。

我借李白的笔,折了渊明的柳,想让盛世不朽,故画盛唐的落笔却是杜甫的愁。曾夜里挑灯看剑,可现实却可怜百发生。或许更是乱世出英雄,但生在乱世渴望和平。

亦或许是项羽之殇,巨鹿破釜沉舟,垓下四面楚歌,鸿门宴上的白璧玉斗,被他愤怒摔落,乌江后寻不见的泰阿,名剑悲鸣背后人猜度。他更是满堂无人御敌时,政事堂内外、文人笔下的隐喻。可遗憾他终未能称帝,“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但项羽的失败是注定的,因,君臣之间的问答,拼凑出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他:对身边人有多过上级的仁爱,却对天下人缺少君王的慈悲;在战场上是完美的雄鹰,有最尖到的喙、最雄劲的翅膀,但在政治上,又是不能容下同类的孤狼;是不世出的豪杰,在末世尤其先芒四射,但作为政治首脑,却缺了识人之慧、用人之牙、容人之量,哪怕能够光辉一时,感震四海,不过,虽未成大业,却成霸业。

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威风!他英年雄心比天高,面对秦始皇敢喊“彼可取而代之”。杀子婴,烧秦宫。带兵出征八年,从未败归。而后“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纵使穷途末路,亦敢与天争,自刎于天地之间,胜天一命!

鸿门宴错失良机,被老农指入沼泽,深陷四面楚歌。或许他并非在想刘邦阴险,并非痛恨老农,而是与他征西无一归还的江东子弟,他想的更或许不只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还有追随他的将士已离家多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历史向前,浩浩汤汤。倘若项羽不曾自刎,苟全性命于乱世,就非铁骨铮铮西楚霸王!历史是一堆灰烬,是一潭红尘,但灰烬中仍有余温,红尘中仍有净土。

摊开历史的卷轴,成诗一首,伐纣的武王怎料到后世,被爱冲昏了头,赔了江山用烽火戏诸侯,纷繁势力谱一曲乱世的春秋,终是秦王胜了一筹。命与仇谋,抬眼却见大汉的月色幽幽;战火不休,三国多少英才青史把名留;浮云苍狗,盛唐诗仙成就天地一壶酒。宋元之后,雨疏风骤,乱了明清的舟,五千年的江河至今仍在奔流。

“历史且走且回眸,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