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构工场: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么快?!丨未来产业调研系列
30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有资本的助力,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也有商业、工业界专业人才的深度参与,共同成就了一个科学家创业、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样本。
责任编辑:黄金萍
一项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成立公司,建设千吨产线,布局万吨产线,实现量产并推进商业化——需要多长时间?
微构工场用行动证明,17个月足矣。
微构工场,全称为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教授团队在2021年2月成立,将基于嗜盐菌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成果进行转化,生产生物降解材料PHA(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是近年热门的新材料,它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细胞内聚酯,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绿色无污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可用于医疗、服饰、3D打印、日常包装等领域。
成立不到一年,微构工场就完成了天使轮和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混改基金、富华资本等。2021年底,微构工场完成北京生产基地1000吨/年PHA智能示范线的建设和试产;2022年7月,与安琪酵母组建合资公司“微琪生物”,在湖北宜昌启动年产3万吨级PHA产线的规划,这是继日本Kaneka和美国Danimer Scientific后的全球第三大PHA产线,此时距公司成立才17个月。
这17个月,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30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有资本的助力,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也有商业、工业界专业人才的深度参与,共同成就了一个科学家创业、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样本。
挑战物质转化效率
创业初期,陈国强为微构工场设定了三大目标:做全球最大、结构产品最多、质量最好的PHA企业。
在微构工场董事长徐绚明看来,如今公司走过三年,正在不断接近这一目标。
徐绚明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MIT斯隆管理学院的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曾在西门子工作15年,负责建筑楼宇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