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湾区 创新发展,岭南影响力·2024 在广州隆重开幕

11月10日上午,岭南影响力·2024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战略媒体,国窖1573为战略合作单位,活动得到了珠海市绿色环保促进会、合得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广东逸仙品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润知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出席,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人士现场参与。

岭南影响力发展介绍

岭南影响力秘书长田静女士开场致辞,介绍了岭南影响力发展历程。岭南影响力基于十年岭南论坛和全球高端商学院基础,逐步成长为一个开放、共享、共融的高端非营利服务品牌。目前,岭南影响力已成长为一个实体组织,提供科技、金融等公益服务,包括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岭南半月谈、闭门研讨会、海内外研学参访、专项服务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创新创业、数字经济、生活服务、文化艺术等形式,为岭南地区1100万户企业及产业精英提供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互助合作的平台,推动认知革新和形成发展共识。未来,岭南影响力将继续紧跟时代需求,秉持公益属性,不改初心服务好岭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岭南影响力新书发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发布了岭南影响力系列丛书最新作品:《更好读的经济学——天鹅学报》,该书是由富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教授鲁晓东教授及岭南学院的同学共同倾力打造,摒弃了传统经济学的枯燥与晦涩,以轻松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重塑经济学思想的美学价值,融合年轻审美与批判精神,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独立之精神生产智力产品,打造一个思想的工厂,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主旨演讲: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探索湾区经济发展之道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分享了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一个宜居的地球必须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减排,人口和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人均能耗较低,未来能源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会大幅增加。当前,全球70%的初级能源仍来自化石燃料,要避免代价高昂的气候影响,脱碳至关重要。特别是电力部门,其在全球能源需求的占比预计将从20%增长到50%。世界银行支持实现全民用电和能源转型的策略,到2030年,世界银行集团需帮助中低收入国家筹集比现在高7倍的清洁能源投资。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再生能源和可调度能源的组合,可持续的电力公司对于成功能源转型和实现全民用电关键性。中国能源强度和煤炭占比显著下降,能源结构显著改善,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跑者,但是煤炭仍然主导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平衡能源安全与减少煤炭消费面临着诸多挑战,陈广哲建议应从加快需求响应、增加储能容量、提供价格激励机制、增加省际电力贸易和改善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制定政策,加快能源转型。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

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分享了能源转型与新型储能技术。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本在于能源转型。目前,受制于新能源不可控性,能源转型的实际进度落后预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利用,需要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长时储能技术,其安全可靠、扩容方便、循环寿命长、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填补源网荷三侧对储能的需求,但目前成本较高。赵天寿从热物理与电化学学科交叉的视觉,运用跨尺度多子传递与电化学反应耦合机理、多场驱动多子传递与反应协同调控方法、热质传递-电化学耦合理论,研究提出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为降低液流电池成本提供技术支撑。过去十多年,光伏、风机等技术发展非常快,但储能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发展储能技术,才能使我们充满信心迈向碳中和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区域增长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具有战略定位明确、技术高端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区域增长极产业集群形成三类模式,分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升级”模式,以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区域的“研发资源丰富+政策强力支持”模式,以及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省为代表区域的“资源禀赋优越+传统产业转型”模式。针对区域增长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从2024年物理学诺奖事件阐述了巨大影响力的源泉,基于第一性原理解读人类能源使用发展历史,并对能源的历史结构进行重构,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第一性原理揭示了每次能源转型都源自既有资源和技术的局限性、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突破,未来能源系统可能会更加去中心化、有韧性、集中于可再生能源。工业革命200多年来,全球能源生产与使用总量增加超过3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若2050-2060年达到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需要零碳能源年均增长率超过8%-10%,或负碳技术增长更快。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长期指数式增长带来的问题,需要增长更快的指数式解决方案,在供应端,光伏、风电、电池、新能源车等产品的成本下降均遵循莱特定律,可以支撑高速度指数式增长;在需求端,数字化发展能将能效提升呈指数式增长,但是数字经济总能耗增长速度高于实体经济能耗,不可能单纯依靠发展数字经济达成碳中和;因此,需要包容型制度创造能源的可持续增长,从数学和物理两方面进行可行性构想,通过创新组合激增和能量与物质转换,实现开放系统中能源的指数增长。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分享了大变革时代下的资产配置之道。在当前时代转型的背景下,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的驱动力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化遭遇波折,G2关系从合作转向了竞合;城镇化接近尾声,正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工业化已迈入后工业化时代,人类价值的实现将更多依赖科技创新和服务业——人的要素价值。同时,我们还面临着老龄化、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需求的多样化等人口变迁带来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降低总体预期,跳出传统线性思维,发挥结构优势。在新要素驱动的“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四个方面进行转变,摆脱对总量增长的依赖。随着创新驱动和人口规律的发展,资产配置也发生变迁,大资管将开启新的市场格局。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目前FOF组合基金是相同风险水平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分享了中国大湾区的医疗创新。中国大湾区已经成为医学进步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投资,通过投资生物技术、数字健康、医疗器械和制药业,该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中心,不仅能够重塑中国的医疗保健,而且为全球医疗创新的未来提供了蓝图。中国拥有大量本土创新机会,具有全球增长潜力,在将人工智能融合到医疗保健、远程医疗、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等领域,中国大湾区有机会站在医疗保健创新的前沿,不仅能让技术创新惠及中国更多的人群,同样也为改善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服务不足地区的医疗可及性提供了机会和榜样。目前,大湾区已经采取措施来解决数据治理、知识产权等问题。Stephen T Parente希望中美两国在医疗保健和医疗创新方面能够携手共进,共同致力于消除人类痛苦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次活动持续2天时间,在中山纪念堂举办的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上午主旨演讲结束后,后续活动将在珠江新城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共同研讨“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欢迎各界朋友积极参与,持续关注岭南影响力活动相关报道。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