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在岛屿读书》制片人颜小可:留下那些文学突袭的瞬间
我也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小而美的节目,能像两位老师摸一摸男孩子的头一样,在文学的历史中,留下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发挥作用的小瞬间……借这些作家老师的手,摸了摸喜欢读书、喜欢文学的读者的心。
责任编辑:李慕琰
“有时候你想读书,确实需要邀请自己一下。”作家苏童登上远离大陆的海岛,和余华等好友一起,与世俗生活短暂切割。在海岛书屋,大家围炉夜话、拾掇彼此的文学记忆。这档名为《我在岛屿读书》的文学节目,在过去两年收获不错口碑,两季豆瓣评分均在9分以上。
收视群体里,年轻人占比超过一半。受众调查机构曾做过描述观众感受的“词云”,发现比重最大的关键词是“轻松”。年轻人们热衷看苏童和余华为首的“文坛大佬”相爱相杀,互开玩笑,称呼他们是“可爱的小老头”。
“小老头”们聚在一起追忆曾经热闹的文学现场,回忆成为一种基调。苏童说起过去的阅读热潮,整个苏州市邮电局,只有四本文学杂志,刚到邮局就一抢而空。余华记得,当年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在《收获》杂志,一书难得,余华当时在文化馆工作,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当时三馆合一,“好几个人托我去借,我说我也借不出来”。
曾经的文学黄金年代似乎在作家的交谈中复活。
一位年过半百的观众受到触动,寄来年轻时订阅、收藏的《收获》《北京文学》等刊物,纸张陈旧,上面保留着过去的感想和圈画。信上说,当年他也曾怀揣文学梦想,但工作和文学无关,“因为看了节目,又把这些寄过来,分享给大家,好像青春时光被点燃。”制片人颜小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颜小可觉得,作家们相聚交流,氛围类似于1980年代的笔会。那时通信不畅,出版社和文学杂志会组织作家到海岛或者风光秀丽的地方交流,类似团建。“除了放松,编辑跟作家聊聊最近的创作,约约稿。”颜小可说,“《我在岛屿读书》就像一个笔会。”
作家阿来在节目中回忆和格非的初次见面,是格非来接自己。来人推着辆自行车,穿件蓝色夹克,看上去如同工友,对方介绍自己是刘勇。阿来心想,“格非还端架子不来接我,派个工友”。后来,晚上吃饭,阿来发现,刘勇又出现了,但“格非还是没来”。阿来之后才知道:格非是刘勇的笔名。
录制时,颜小可听到这个插曲,觉得风趣诙谐。“人和人相处的状态真美好……两个只知道对方笔名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相遇,这么一段像文学小品的段落,通过阿来老师质朴的语言讲出来,听着觉得很有味道。”
《我在岛屿读书》做到第三季,录制空间都选在岛屿上,一群作家在书屋中回忆文坛交往旧事,或者吹着海风彼此交换阅读到的精妙的小说细节,在漫谈中,一篇又一篇文学作品像一座座孤岛彼此连缀。
“我们一旦进入到阅读,就会有意把自己跟周围封闭起来。”阿来在节目中说,他们身处岛屿,大海将他们与陆地的联系从地理上切断了,而阅读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切断,“任何一个能真正进入阅读世界的人,都是在解决一个道理: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把自己变成一座孤岛……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虽然你跟客观上世俗的生活暂时切断了,但是书籍又打开了一个更广泛的,跟这个世界在另一层意义上联系、交流、对话、思考的空间。”
2024年11月初,《我在岛屿读书》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