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高校教师,不能“一把尺子量天下”丨议教

作为美国舶来品的“非升即走”,无论是说法还是制度设计用在高校,实在是阴差阳错。其实美国高校并无“非升即走”(up or out)的说法,这个说法只有在公司、团队等更加商业化的机构中才会见到。在高校中,与所谓的“非升即走”有关联的术语是“终身教职轨道”(tenure track)及其制度设计。

责任编辑:钱炜

(视觉中国/图)

(视觉中国/图)

最近,一所211大学的一位优秀青年教师,跟我谈到了自己从美国大学硕、博毕业回国进入高校5年来的学术历程、人生困惑。其最大的困惑是,当初进入所在高校时签了两个合同期限(6年),目前还有一年时间,虽然文章、著作都达到了要求,但因为今年申报再度失利、依旧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而这属于必要成果缺项,若明年还拿不到,就有可能面临被转岗(从教师岗转到行政岗)的“惩戒”后果。

这位青年教师的困惑颇具代表性。最近,因“非升即走”所造成的考核不通过而不得不从原岗位调离的案例不在少数,也有青年教师因此毅然抛弃多年的学术训练与学术积淀而离开学术界。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并重新审视“非升即走”的制度设计。

我想先强调的是,作为美国舶来品的“非升即走”,无论是说法还是制度设计用在高校,实在是阴差阳错。其实美国高校并无“非升即走”(up or out)的说法,这个说法只有在公司、团队等更加商业化的机构中才会见到。在高校中,与所谓的“非升即走”有关联的术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少年
回复

少年

2024-12-23

越来越卷

189****2891
回复

189****2891

2024-11-29

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个考核,动摇根基。

130****9466
回复

130****9466

2024-11-23

告诉那位211 的优秀青年教师,从教师岗转到行政岗,其实是看得起你提拔你,现在哪个高校里不是行政部门颐指气使。

139****5103
回复

139****5103

2024-11-23

因为一把尺子好用,对学生也如此,

花香心语
回复

花香心语

2024-11-22

很多设计与欧美相反,孰优孰劣不评价!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回复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2024-11-10

评价体系要符合中国高校实际,不能直接照搬套用“非升即走”,要设法留住青年教师,让他们能安心于自己的岗位,终身为教,才能桃李满天下。

帝子降兮北渚
回复

帝子降兮北渚

2024-11-09

经典只学习先进制度中的义务设计,无视相应的权利保护🤭

游鱼戏水
回复

游鱼戏水

2024-11-09

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都是一刀切的做法

186****0789
回复

186****0789

2024-11-09

的考核大都是所谓的均衡式模式,既要有学术论文,还要有学术著作,更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甚至还要获奖。这种均衡式考察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哪个方面可能都做得不好。

139****6263
回复

139****6263

2024-11-09

把“终身教职”简化为“非升即走”,无异于是取其后果而不顾其精髓的一种说法,设计制度须考虑周全。

高 波
回复

高 波

2024-11-08

何止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呢?可惜现在越来越一把尺子了。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11-08

鼓励青年教师锐意进取,勇攀高峰,而不是设置一些条条框框。

南周读书郎
回复

南周读书郎

2024-11-08

现在高校的内卷确实很厉害,各项指标考核多如牛毛,老师和教授们都忙于如何完成指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老师会静下心来去搞好研究和教学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