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被“看见”,女神温斯莱特的新作做到了!

责任编辑:柴颖瑞

在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新片《李》的海报上,女主角李·米勒的面孔,在浅焦摄影下显得格外清晰,凌乱的金色发丝,硝烟留下的灰痕,让李·米勒宛如穿越历史,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尤其是她那双无比锐利的眼睛,仿佛洞悉世间一切。

借由这双眼睛我们得知,“看见”是这部女性传记片最重要的主题。李·米勒生前到底目睹过什么?她拍摄的照片人们在意吗?而李·米勒代表的女性群体,是否曾被漠视?

这些极具思辨意味的主题,让《李》不只是一部简单的传记片,更是有关历史真相和女性价值的深刻作品。

该片导演艾伦·库拉斯,曾是《暖暖内含光》的摄影指导,借着这部戏的缘分,她和女主演凯特·温斯莱特相识。

某天,库拉斯在逛书店时,看到李·米勒的传记书,并寄给了温斯莱特一本。多年之后,温斯莱特打算开拍李·米勒的传记时,想起了库拉斯这位旧友,便邀请她执导本片。

由于《李》的制作周期过长,从筹备到杀青耗费了八年,加上战争场面烧钱甚巨,资金一度紧张。温斯莱特作为制片人,还自掏腰包,为全体演职人员支付了两周工资。

温斯莱特为什么会对这个项目如此在意?原因或许跟李·米勒的传奇人生分不开。

1907年出生的李·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Koko
回复

Koko

2024-11-09

女性不允许进入一线,可以说是被歧视,但也可以说是被保护----这只是一篇单一的女性视角的影评,并不能代表真相。 为什么女性题材的电影就只有女性评论在说话?真正的平等绝不是单方面、对抗式的呐喊

186****6825
回复

186****6825

2024-11-08

虽然男权和战争是米勒一生绕不开的斗争,但细细梳理脉络,其实真相的封存与性别几乎没有关系。个人并不喜欢一部影片被赋予双重的探讨,或者说不喜欢贪心的导演。男权的探讨在影片中几乎是硬挤出来一块空间,只是因为作者想去探讨。于是乎就有了她被嘲笑,被歧视,照片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牵强的赋予,战争本身的残酷难道还不够挖吗?即将胜利的盟军不喜欢米勒在他们施暴时拍照,难道不会比增加一个探讨更深刻,更能体现《故事》中所提到的反面的反面。反倒是为了添一道配菜而硬煞了风景,这是厨师忘了本,也是导演讲自我凌驾在了故事之上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4-11-07

蚬子汤
回复

蚬子汤

2024-11-07

每个女性,都值得被看见,而不仅仅是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