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下的伊俄“杠杆外交”撬动了谁?丨智库视点
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美以“对表”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在俄乌战争陷入战略僵持、俄罗斯强化与朝鲜军事同盟关系,乃至盛传后者出兵乌克兰的微妙当口,俄罗斯与伊朗主导的这场联合军演格外引人注目。
责任编辑:姚忆江
2024年10月19日,伊朗、阿曼、俄罗斯在印度洋启动联合海军演习,并邀请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泰国等国的观察员参加。
在巴以冲突多线外溢、美以“对表”报复伊朗导弹袭击的敏感阶段,在俄乌冲突陷入战略僵持、俄罗斯强化与朝鲜军事同盟关系,乃至盛传后者出兵乌克兰的微妙当口,俄罗斯与伊朗主导的这场联合军演格外引人注目,标志着俄伊务实合作、战略协作进入新阶段。
10月11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出席国际会议并举行会谈,一致同意强化双边合作。这是佩泽希齐扬7月上任以来首次会晤普京。
观察家注意到,10月1日伊朗大规模导弹报复以色列前夕,俄罗斯高官也曾紧急出访伊朗,就如何稳定局势,避免地区安全形势继续恶化和升级进行磋商。俄罗斯明显加大对中东事务的介入,显现努力拓展多向外交以扯动欧陆博弈的战略考量;伊朗在以美双重高压下积极向俄罗斯靠拢,借助“杠杆外交”谋求自身安全和利益最大化。
某种程度上讲,双向奔赴并展开战略与务实合作已成为新世纪伊俄双边外交的重要特点。
从对抗到合作
伊朗与俄罗斯关系历史悠久。18世纪末,伊朗在建立恺加王朝后即与沙皇俄国建交,但是,沙俄很快陷入对高加索和里海势力范围的争夺,伊朗以失败告终,并被迫签署多项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条约。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列维王朝统治的伊朗又两次被沙俄(苏联)与英国占领。
伊俄历史关系长期处于对抗状态,直至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为了打破困境,陷入国际孤立的德黑兰被迫与莫斯科进行和解,双边关系走上正常化道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伊朗的经济存在大幅下降,俄企在伊朗石油领域的地位也被西方公司取代。
自2000年普京执政以来,伊俄关系逐步恢复,特别是在经贸、核电、能源、军事和技术领域。
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兴起后,伊俄基于维护共同利益,对付共同战略对手,在巴格达建立由双方牵头,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参加的“反恐合作中心”,形成“俄罗斯+什叶派之弧”新联盟,协同国际力量共同打击“伊斯兰国”武装。经此一搏,伊朗助力俄罗斯成功逆袭中东,俄罗斯帮助伊朗打通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什叶派走廊”而锚定新势力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