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知识与我擦肩而过:越囤越焦虑,怎么办?

知识焦虑就去攻克知识,而不是半推半就地去“刷”知识、扫读知识,想要变得博学,是一件需要消磨时间和打磨耐力的事情。

责任编辑:温翠玲

现在是午夜两点钟,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在小红书漫游了两三个小时。我是一个十分“做作”的人,一天24个小时里,有两个11点,分别保有我最矛盾的状态。早上11点我很慵懒,最喜欢赖床;晚上11点我很焦虑,最向往学习。在刚过去的两三个小时里,我在小红书上收藏了二十多条笔记,妄想它们教会我很多东西:片场如何布灯?论文如何找选题?大四怎么找实习……像是一块不会吸水的海绵,海量而过载的知识从我身上的空洞进进出出,没有对我空洞的躯干造成一点点湿润感觉,这个比喻可能也适用于我夜晚时分渴望汲取知识养分的大脑。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也跟我一样,每天会把形形色色的各种笔记,不管它们来自什么平台,一股脑地都分享到文件传输助手或者是微信小号上,以实现对知识的某种掌控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133****6261
回复

133****6261

2024-11-07

“科技容易实现什么,我们就容易爱上什么,我们的身体和科技‘共谋’。”

岳舞轩辕
回复

岳舞轩辕

2024-11-07

一种假装知识在手的感觉吧,也没错,情绪价值有了嘛

186****0976
回复

186****0976

2024-11-07

我们不接受知识,我们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长成亦有权谋
回复

长成亦有权谋

2024-11-07

我覺得自己看懂了。

横横竖

2024-11-06

好吧,勉为其难的爆料一个金句。无知才是最大的知,只不过必须先有知。直接跳过去到无知,仍然是无知。这句话一般人看不懂,呵呵

189****5132
回复

189****5132

2024-11-07

沉淀需要几代人,并非个人就可以完成,原因是进化对人而言,实在太漫长,漫长到一万年前

138****4191
回复

138****4191

2024-11-06

没错!一直在开会员,买书,越买越多越看不完越焦虑!

小小杨不小了
回复

小小杨不小了

2024-11-06

👌

159****1994
回复

159****1994

2024-11-06

感谢你的分享,我也有这种时候,但是我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它

璐
回复

2024-11-06

最近看到的一段话,感觉很适合送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朋友——“成人学习是以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为最终目的,带着困惑去学习特定知识来优化自己的技能,并且通过行动来解决自身的困境,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积累,否则和听相声、侃大山没有任何区别,给你再多的信息和知识,都是无意义的重复。”想说,朋友,是时候摆脱学生思维了。

浪迹天涯
回复

浪迹天涯

2024-11-06

科技使人懒惰

水中鱼
回复

水中鱼

2024-11-06

明明只是和知识擦肩而过,硬要欺骗自己在与它促膝长谈。

平安喜乐
回复

平安喜乐

2024-11-06

人生的本质是虚无

横横竖
回复

横横竖

2024-11-06

好吧,勉为其难的爆料一个金句。无知才是最大的知,只不过必须先有知。直接跳过去到无知,仍然是无知。这句话一般人看不懂,呵呵

dame
回复

dame

2024-11-05

“收藏了等于读过了”

海燕
回复

海燕

2024-11-05

高 波
回复

高 波

2024-11-05

迷失在知识中,也是迷失,和其他迷失没有本质区别。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11-05

小红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