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婴室、盲文卫生巾,人类友好设计什么时候推广啊?
很小众,但很重要
责任编辑:吴耀锋
如果你是一个留意生活细节的人,一定会发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体验感,往往取决于一些细微的“设计”。
从日常的家居用品,到公共空间的布局,再到科技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这些设计就像一只只友好包容的手,招呼着所有人参与到城市公共生活中来。对老年人的关怀,对儿童的呵护,对特殊群体的尊重,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社会的便利。
然而,“人类友好设计”不仅仅是大的设施设备,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处小小的改进,都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体验感更好。区别在于,是否有细心的人发现,是否有热心的人提出。
本期,我们先来分享一下这些“人类友好设计”。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新发现,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一起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父婴室
让父爱不缺席
“男童进女卫生间”“丧偶式育儿”几乎是互联网上的火药桶,每当有矛盾产生,问题都直指家庭卫生间的空缺及母亲的身份限定。
虽然母婴室在公共场所日渐普及,但“男士止步”的标识还是将育儿重任倾斜向了母亲。爸爸被隔绝在外,就变相削弱了男性在育儿方面的参与程度。
但现在,出门带娃也可以交给爸爸去做啦。上海一商场开设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Chance
以前男女不平等的时代,男性竞争力更强。现在男女平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应该有相同的竞争力才对。那为什么男女平等时代,男女竞争力有差异呢?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男女的期待就不一样。罪魁祸首还是我们的父母和学校。男性从小培养往技能型方向培养,目标就是赚大钱,而女性就是从气质外貌方向培养,目标我就不说了。在这样的社会期待下,男性怎么可能在工作上没有更多的竞争力呢?我也很想打破这种期待,它把男性的责任放大,男性拥有更多话语权不假,但也更累了,但谁能改变?要改变,就从父母,从学校开始改变,不要去对男女做差异化培养,让他们未来拥有同等的竞争力才对,男生可以跳芭蕾弹钢琴,女生也可以学奥赛编程。而不是一边差异化培养,一边抱怨男女为什么竞争力不一样,薪资水平不一样,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虽然要想社会整体观念改变,得花几代人去改变,但你可以先改变自己,把自己的竞争力提上去,你自然就有家庭分工谈判的资格了。
Di'dar
正如你所说的,父婴室不含母婴室最基本的哺乳功能,我也觉得父婴室的建立确实不如多建几个母婴室,但是我觉得哥你后半段的观点确实偏向个人了,在社会层面我们确实看到,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下,带孩子是母亲的责任,父亲确实会在某些时刻被放在一个没有责任的位置。在这样的社会声浪下会裹挟一代代的新家庭走向刻板的分工中,其实这不适应个人价值比如女性职场追求和男性家庭和谐的实现。我们还是应该期待更多元的观念去推动男女走向共情。也许您生活在一个能够相互理解并且为家庭做出贡献的健康关系中,但是我们也会听到很多人说:你看别人为什么不能这样?条件不同,我们需要更多的观点。只要不过于激进且不带入各自的身份立场,我想大家都能够理解,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