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茅”寻迹邯郸,在粟之都、酒之源回溯龙的文化脉络
10月17日,“龙出东方·寻迹燕赵”——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鉴赏会在邯郸隆重举行,作为2024年“龙茅”系列活动的最终篇章。本次活动以“守根护脉·礼敬中华”为核心,历经杭州、洛阳、济南、武汉等地的文化之旅后,终于在邯郸完美落幕,为贵州茅台生肖酒的文化巡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展现了茅台品牌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敬意与传承精神。
2024年1月,“龙茅”由良渚而起,跃过二里头、城子崖、盘龙城遗址,又抵达磁山文化遗址,将生肖文明与中华文明发源地相结合,娓娓道来“守根护脉·礼敬中华”的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文化叙事体系。
以“文化寻根”向“精神象征”致敬
固守文化之源,守护匠心传承之络
对“龙茅”来说,文化与匠心的连接,是以中华遗址文明为中介实现的。以“守根护脉,礼敬中华”为题展开的一场产品发布会及四场全国鉴赏会,已然凭借着遗址“寻龙”,成为拥有深厚文化力量、托举起古往今来匠人匠心的舞台。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诞生沃土之下深厚的遗址文明。现场,“寻龙于翼”文化互动区域,“龙茅”所走过的遗址路径连成的地图赫然显现在嘉宾眼前,包括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良渚遗址、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二里头遗址、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城子崖遗址、以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盘龙城遗址,以及本次以磁山文化为代表的磁山遗址。
“磁山,是中国最早的酿酒发源地之一。”这是来自现场著名文化学者、邯郸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邯郸孚于书院院长庄秋演讲的《邯郸:龙耀中华,酒承文明》中的一段叙述,他由女娲文化言及酒文化与磁山文化、由赵文化中出现的龙形器谈至“龙图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茅台生肖系列让文明之光,代代传承。
活动当日,在邯郸市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嘉宾们走进博物馆,发现“龙”与“酒”的印记——由鎏金铜质龙、虎和玉龙三部分构成的鎏金龙虎嵌玉龙铜剑首,主体两侧纹饰各透雕有昂首腾空而立的透雕夔龙纹金牌饰以及汉代蜀郡西工用细线镂刻和鎏金错银工艺为皇室打造的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同代代茅台人传承积淀的酿造工艺、遵循二十四节气时节生产规律的茅台酒一样,二者是旧时匠人的精巧技艺,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也与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茅台与邯郸,因为‘龙茅’,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匠人一脉相承、对品质‘精益、专注、创新’孜孜追求。”现场,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蒋焰提到,这是长久与当下、守正与创新的完美闭环。
从良渚溯源以来,“龙茅”以更自然、更亲切的知识植入激发了茅友对历史文明的兴趣与热爱,也巧妙地借鉴赏会挖掘了“龙茅”所携带着的“龙文化”文化内涵与精神外延。
于“千年古城”追溯“诗酒交融”之韵
致敬华夏之美,铸就品牌恒久价值
鼓点声声,慷慨激昂,古典戏曲,声韵悠扬,现场一曲《对酒当歌》将尘封千年的燕赵风韵再现。
曹操的一生与邺城(邯郸)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穿越千年,曹操“现身”现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举杯共饮,敬龙出东方,敬泱泱华夏。
邯郸,是古老中国的缩影,“邯郸”二字,作为古城的名,3100多年来沿用不改。由 “磁山文化”孕育下的邯郸城,浸润着深厚丰腴的历史文化,铸造成赵文化、建安文化、石窟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大名府运河文化等十多项文化脉系。
邯郸,承载着磁山先民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时“取粟酿酒”的生产智慧,也酿造出千年酒香,武安磁山遗址作为酿酒原料“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赋予这座古城美酒之名。
千年之后,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邯郸鉴赏会现场,嘉宾们在邯郸博物馆陈列的历史文物中倾听邯郸龙文化、酒文化的发展印迹;在《千秋酒韵》的深情演绎中,回望燕赵大地,俯瞰六朝跌宕,领略建安风骨,重温成语典故,窥见了邯郸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也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文化认同、情感共鸣。
跟随着“龙茅”的足迹,通过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邯郸鉴赏会这一载体,完成了一场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也让埋藏在此的悠久文化真正“活起来”。
良渚浇灌的稻作文明、二里头发现“龙”的根源、城子崖“龙山文化”的礼器和酒器、盘龙城相逢美酒知音……从“龙茅”在浙江良渚发布以来,举办的每一站“龙茅”文化鉴赏活动,几乎都在挖掘这些历史古城背后蕴藏的中华文化,并在历史的积淀中,窥探其与龙文化、酒文化之间的潜在联系,让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之美以具象形式呈现。
茅台将其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创新展现形式与体验形式,在激发参与者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同时,也为茅台生肖文化构建了品牌的长期价值,也为茅台文化传承与传播打开新路径。
不久前,茅台酒节活动上,茅台顺势发布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展示了茅台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文化体系。有业内人士认为,茅台此举既融合行业对历史的认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情怀,也看到企业对人,对文化的尊重。
同样,在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全国鉴赏会的身上,也看到茅台透过“龙茅”走进遗址上的中国,为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传统文化作出的生动注脚。
“龙茅”敬中华之美,形成感恩善行优秀民族传统的闭环,让记载于典籍中的传统文化“走出来”,让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也是茅台人不忘自己的根和魂,践行“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价值体现。
从“以酒为媒”与“文化共情”
缔结“友式关系”,做消费者的茅台
此次邯郸鉴赏会是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全国鉴赏的收官时刻,这场由南至北、由春至秋,跨越4721.1公里,凝望古今8000余年的时空旅程在此画上圆满句号。
沿着“酒文化的极致”的肌理,一瓶茅台生肖美酒串联起“守根护脉,礼敬中华”的脉络,赋予了“传承”二字更新的意义,遗址文明的关联,使得茅台生肖酒背后的文化价值极大提升。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酒文化不止于满足口腹之乐,更在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无数人以酒会友,以酒抒情,向人们传递美好生活的祈愿。
第十三届贵州酒博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提出希望茅台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向“友”转变的思考,要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思考,让其精神得到满足。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表示,要坚持回归“酒以成礼、酒以成欢”的酒文化内核,为消费者提供“悦自己”“悦知己”的情绪价值。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评价,茅台是茅台人的茅台,更是消费者的茅台。
从“遗址寻龙、文化寻龙、时空寻龙”,茅台将贵州茅台酒(甲辰龙年)全国鉴赏作为与消费者直接牵引的载体,以酒为媒,与文化共情,从而缔结真正的“友式关系”。
“我是第一次参加龙茅鉴赏会,文化的氛围感特别足,通过酒这一个载体,既了解了文化的起源,也让我们消费者的距离拉得更近。”茅友郭女士说道。
让传统酒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充分契合,为他们架起了解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桥梁。由此看到,茅台正在迎合新时代、新需求,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在致敬文明、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在文化碰撞与时空对话中与消费者实现精神价值共振。
拓宽传统文化和品牌价值的边界,也是茅台过去11年立足特色文化,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生肖文化连续打造11款茅台生肖系列,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共鸣,走进消费者、服务消费者的长期实践。
十二年一个轮回,茅台生肖系列从甲午马年中来,如今走过甲辰龙年即将向乙巳蛇年而去。
带着对“酒文化极致”的追求与探究,茅台持续坚守着品质与文化并重的信念,探寻文化的长期主义,也让我们读懂茅台生在大山的使命与担当。
网络编辑: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