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新引力:“城”势已成

新都,中国新一轮城镇化改革浪潮中一个被低估的存在。

新都位于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地带,是成德眉发展轴重要的交通枢纽、产业走廊和贸易节点,拥有近2800年悠久历史,是“古蜀三都”之一,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新都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然而,在近代城市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新都对产业的引入态度曾一度大开大合,从高端到低端,“拿到篮里面就是菜”,做大了摊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老工业城市的通病,一度被认为是“城北之殇”。

近10年,新都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崛起,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一个又一个产业拔节生长、建圈强链,发展之翼的振动愈发强劲,良好的发展势头亦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人与城的相互选择与成就,推动着新都奋力前冲,其发展之势称得上是一场日新月异的蝶变。2022年新都GDP迈入“千亿俱乐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获评新时代十年成都制造业发展先进单位……

香城宝地,近悦远来。如今的新都,已成为成都“人口第一大区”,实有人口超170万,成为成都都市圈北部区域经济总量最大、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县,贴上“上天入地新都造”的强势新标签。

强势崛起的背后,新都做对了什么?

乘兴而来

在一片本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呼啸而起,这称得上一个“勇”字。

2021年3月,44岁的黄春生,带着这份孤勇,从改革开放的潮头深圳来到深处西南腹地的新都,“抛家舍业”准备来圆自己的“制造梦”,怎么看他都像个“逆行者”。

来这里以前,他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只知道成都,并不知道成都还有个“新都”,黄春生看得开:“大不了回深圳!”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回不去了”。

黄春生所在的微网优联是一家专注于Wi-Fi技术深度研发的企业,属于网络通信行业,正是新都区大力发展的新赛道产业之一。深刻认识人才、“链主企业”对带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新都区对微网优联的到来,开启“一事一议”的快速通道,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实现直接拎包入住,另一方面则通过政企微信群,让黄春生能够“有问题大胆提,保证优先解决”。

工厂建设初期,周围没有餐厅,工人们吃饭成问题,黄春生在群里反映问题,第二天一大早新都区区长便带着各单位负责人来到工厂,现场落实解决了工人的吃饭问题。之后,区委区政府又多次现场协调解决了“电力负荷不足”“倒班房不够”“设备上楼困难”“员工住宿不便”等问题。工厂投用后,“官方”继续“下场”:人社部门搭建各类招聘平台,解决用工难题;区属国有公司将餐车开进企业平价供餐,提供人才公寓三百余套,解决食宿难题;金融部门提供上市辅导服务,企业估值增长3倍。新都区真抓实干的效率,践行服务型政府承诺,让黄春生心服口服。

抱着早建成早投产,早投产早放假回深圳的想法,黄春生撸起袖子一头扎进了工厂的建设中。在多方的合力凝聚下,微网优联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黄春生的预期,三年来他几乎没有长假,不断扩张的产品线和接连不断的订单催着他带领团队不停完成升级迭代……“深圳效率”遇上“新都速度”,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2021年6月一期项目投产运行,半年即实现产值12亿元,截至2023年创造产值超40亿元、税收过亿元,实现近250万元/人/年的人均产出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微网优联二期项目自动化产线投产试运营,在5G-A技术商用元年,微网优联便运用5G-A技术赋能自动化,携手四川移动、华为,强强联手率先打造出全国首家3C行业5G-A智慧工厂。一方面极大简化了生产组网的复杂性,综合用网成本降低30%,设备综合故障率下降1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实现无线化改造,能更好支持生产线快速调整、柔性化生产、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当整个项目都能在“一条流产线”上自动完成,一台网络通信终端产品从上料到出货仅15分钟便可完成,据了解,在这个四川乃至西南片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5G全连接工厂里,将布局48条自动化产线,整体产能将达到30万台/天,年产能1亿台,年产值可超百亿元,占全球网络通信终端1/4产能。

微网优联在国际展会亮相。

雁行万里靠头雁。重大项目的落实推进是第一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内生动力、增强产业整体实力,更为重要。成长为“工业互联网标杆”的微网优联,在新都区政府的引领下开始发挥“链主属性”,从“0”到“1”开辟网络通信产业新赛道,构建“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特色产业生态。

其间,新都区政府连续3年参加微网优联供应链合作伙伴大会,先后4次组织前往深圳,与企业共同举办网通产业城市推介会,把链主企业的供应商大会变为招商大会,将其供应链企业成建制引入新都。目前,已成功开发本地供应商三十余家,吸引十余家外地供应商来蓉,本地配套率极大提升,“一小时”全链条产业配套圈初具雏形。

产业聚集人才,人才也成就着产业。新都在推进产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也逐渐构建起了一套适应本地产业发展的特色产才融合生态模式,以产业链链接人才链,推动高端产业与高层次人才的深度融合。黄春生来到新都圆自己的“制造梦”,不只是一次个体的发展选择,更是来自这片创新创业乐土的时代召唤。越来越多像黄春生一样的高水平人才愿意来到新都创业,与此地共同书写更多产才融合、同频共振的奋进故事。截至2024年6月,新都已集聚院士(团队)16个,市级及以上层次人才计划专家224名,拥有高能级创新平台200个,人才总量突破36万人。

新都,正在成为高水平人才的圆梦之都,这里接得住脚踏实地的梦想,更撑得起奔赴热爱的“孤勇”。

拔节生长

人的流入,和产业的发展几乎同步。

截至2023年,新都区共有29大工业门类,形成了航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赛道五大百亿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3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制造业增加值总量等稳居全市前列。

在许多土生土长的新都人眼里,新都是被制造业拉动起来的城市,而要了解这个制造强区近十年蜕变的故事,只需要走完从新都城区到石板滩街道的15公里路程。这一条路,折射了新都区工业从以“四桶水”(“药水”科伦药业、“汽水”中粮可口可乐、“酒水”华润雪花、“茶水”达利食品)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向航空、轨交等新兴产业的跃升历程——2014年起,轨道交通和航空产业两个千亿级产业相继落地新都,正是这两个产业的崛起,为新都贴上了“上天入地”的强势标签。

2014年前新都区石板滩镇大多地方还是农田。2014年8月,中国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签订,决定在石板滩建造一个辐射中西部地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标志着新都轨道交通产业从“零”起步,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开始形成。

2016年,首列“新都造”地铁A型铝合金车辆亮相,引领成都迈入地铁新时代。2021年,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时速160km新一代市域A型列车下线投用,在成都地铁18号线试验车辆运行速度顺利达到176km/h,原来中国地铁的最快时速,要看新都!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成都开通的地铁6、7、8、9、18、19号线等所用地铁车辆皆为本土“新都造”,快捷、高速地串起了都市圈内1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

如今,在四川新都高新区石板滩片区,以中车成都公司为龙头,先后集聚今创集团、新誉集团等标杆企业77家,新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供应链本地配套率超75%,具备年产600辆地铁、20组城际动车组整车制造能力,先后获取CRH2G型动车组240万公里检修资质、填补西部空白,客车检修业务市场占比居全国前三。

“上天”的故事,同样从石板滩开始。

2019年4月,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开工,新都航空产业也从此刻开始“起飞”。不到5年的时间,产业园已初步建成包含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民用大飞机三大板块;聚集近80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成飞”构建“1小时”全链条配套圈,实现飞机关键零部件从原材料采购、部件制造、检验检测到产品交付园区“一条龙”。这里亦承担着国产大飞机C919机头生产任务、制造首台全国产化反推短舱整机、建成亚洲最大热表处理中心……曾经的小镇已成为新都产业的高地,真City!

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

如今的石板滩,已成为新都主导产业航空、轨道交通的重要承载地,2023年两大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十年时间,“上天入地新都造”成为新都的闪亮标签,也许再过不久将能见证“新都标准”的诞生。

发挥龙头产业的引领作用,绿色低碳、油气服务等新兴产业也在新都高新区加速布局。荣创新能提供全国轨道交通氢能源车辆70%以上的动力总成,投资超百亿元的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成都首批“氢马儿”共享单车实现量产销售,新研氢能49吨重卡贯通“成渝氢走廊”、开全国先河,势加透博氢燃料电池无油离心空压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利兴龙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依托西南石油大学做强校友经济、校园经济,先后集聚大有石油、捷贝通等重点企业近200家。

除此之外,新都区深耕多年的医药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家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则瞄准前沿科技,转型升级。科伦药业产值突破百亿、位居全国化药企业百强第7;华润雪花年产110万吨技改项目建成投用,成为全国前三的雪花啤酒生产基地;中粮可口可乐建成一条全球最快易拉罐饮料生产线,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帝标家居生产基地启动建设,家居产业加快向柔性定制、智慧智能转型。

数据显示,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已为新都的经济动能换上了新引擎:2023年新都区实现GDP 1086.1亿元,增长6%。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聚力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新都将会加速成长为一个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继续向周边散发人才虹吸磁场。城市的竞争,是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未来,新都的发展动能一定是巨大的。

热土之上

历史上的这片土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新都建制于春秋末期,因公元前7世纪蜀王开明氏新建都邑而得名,2800年来,城址未变、城名未更,是“古蜀三都”之一,也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新都还是一个与佛结缘的地方,拥有位列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首的宝光寺和“西蜀第一湖”升庵桂湖等名胜古迹。在经历了岁月磨砺后,今天仍然是新都人民精神疗愈和文化信仰的寄托。

巴蜀大地的深厚文脉也在新都得以传承发扬,历史上涌现出过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吴虞、新文学开拓者艾芜等文化名人。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名人都曾以自己的方式,向外界传达着来自这片土地的文明信仰、开拓精神。

新都宝光寺。

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回忆,自己年少时期也常常前往宝光寺朝拜,在升庵桂湖看千年紫薇。历经千年,数次战火,今天升庵湖前的千年紫薇在历代新都人的保护下仍然开得繁盛,这在袁老先生看来正是一种跨越古今、血脉相传的文化信仰。

了解自己的定位,承认自己处在历史的命运之中,是一个个体和一个城市成熟的标志。今天的新都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在传承古蜀文明,天府文化的精神内核时,这里也呈现出更多元的城市精神样貌,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为城市形象助力,考验新都的智慧。新都对标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创造新供给、激活新消费、培育新动能,擦亮了一张又一张城市文化新名片,天府沸腾小镇、尖锋体育公园、斑竹园足球音乐小镇等特色文化IP接踵而生,丰富着新都高质量建设“一心三区”(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智能制造先行区、成北消费活力区、天府粮仓精品区)的文化内涵。

2023年,天府沸腾小镇被四川省政府评定为四川省特色小镇,“天府沸腾小镇串联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漫花庄园等,依托四川音乐学院,将主导的特色火锅产业同熊猫、音乐两大IP融合发展,塑造了全新的新都区城市文化符号,小镇内各种节庆活动、音乐表演、文创产品、消费场景等,也是天府文化的有效载体。”据沸腾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尖锋体育公园内的旱雪四季滑雪场也因谷爱凌两次前来集训而冲上热搜,吸引了更多冰雪项目爱好者的到来,现在每天要迎接200到300名旱地滑雪体验者。

尖锋体育公园的旱雪四季滑雪场吸引了许多冰雪项目爱好者的到来。

斑竹园足球音乐小镇以足球音乐为主题,每年举办成都市级成人“宝柚杯”、青少年“柚宝杯”、企业联赛“柚花杯”三大足球赛事,借力“乡村足球”运动,成功打造“成都足球第一村”,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名片文化IP都以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式出现,配套打造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市民在参与中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的氛围。在袁庭栋看来,这也体现出新都文化中“老成都茶馆文化”的印记。

巴蜀地区的茶馆文化,是一种公共空间内人的情感交流和表达的渠道,也是巴蜀地区自古以来“移民文化”传承下来的民风民俗,代表着一种包容和共生的文化精神状态。

袁庭栋认为:“新都既有丰厚的巴蜀文明、天府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又是代表现代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镇,新都吸引了一百多万外来人口,是成都人口最多、人口增长最快的区,但是我们从来没听说这里的移民和那里的移民要形成一个帮派来保护自己,在新都,社会矛盾从来没有地域因素的矛盾。无论是哪里来的人,在这里都能够非常和谐地发展,让新都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

从过去到现在,新都一直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亲民的方式,邀请、接纳着每一位奔赴于此的人。如今新都正加快推进“一心三区”建设,新的发展引力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才奔赴而来,不断推动新都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迈向新台阶。无论是“孤勇者”黄春生、“改头换面”的石板滩,还是“发展革新”的新都区,在每一个全力以赴实现伟大抱负的征程中,总能让人找到令人振奋的时代故事,一同创造“新都奇迹”。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