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加坡中企协会长谭志勇:企业出海应如舰队,需“航母”引航

中国企业出海,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不能总把自己局限为一家中国企业,而是要有跨国公司的自觉。尤其是去到比较发达的市场,像欧洲、北美等,如果还是按照固有的地区思维,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发自:新加坡

责任编辑:姚忆江

“不出海,就出局。”

在全球政经、经贸格局重塑背景下,中资企业掀起新一轮“出海”浪潮。

据《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8万家,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八成流向亚洲,比上年增长13.9%;对东盟投资2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增速极快。

近日,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中冶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谭志勇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新加坡政治环境稳定、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有不少中资企业在新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试图以新加坡为跳板,开拓东盟乃至南亚大市场。

“东盟人口与面积约等于中国一半,但很多东盟国家人均GDP远远落后于中国。因此东盟潜在的商业空间非常广阔。”他建议,中资企业出海务必具有国际视野,真正走入国际市场。同时,企业出海还需要战略层布局,推动“舰队出海”而非“小舟独航”。

“当前中资企业的出海浪潮里,很多企业仍然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协同合作。而新加坡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中冶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谭志勇。图/毛淑杰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中冶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谭志勇。图/毛淑杰

“极具潜力的大市场”

南方周末:新加坡中资企业发展与规模如何?

谭志勇:中资企业目前在新加坡的规模比较大,经营领域也很广泛,基本上涵盖了新加坡的主要行业。像国内耳熟能详的“五大行”“三桶油”“三大航司”“八大建筑央企”等在新加坡都能看到分支业务。

从我们协会来看,单算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的会员单位,目前已超过950家,预计2024年底将突破1000家。根据行业大类,我们设置了六大委员会,分别是金融、基础设施、航运物流、能源和贸易、科技和数字化、文旅及服务等。这些企业大都是来自国内的央企、国企、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