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如何应对人口衰退?

史前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如气候变冷、干旱等,反而有可能在其后提高了社会抵抗人口衰退的韧性。

责任编辑:朱力远

人口数量是观察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预测,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3亿的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这个世纪末的结果比十年前预测时减少了大概7亿人,峰值也更快到来,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世界总体生育率出现超预期的下降。

不过,如果往回看,人类过去数万年的历史中,各式各样的人口波动其实并不少见。受环境等因素干扰,人口衰退也时有发生。但人类历经波折,绵延至今,背后的恢复力,一次次支撑着人口数量摆脱干扰,向前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例证。

诸多研究证实,距今四千年前后,气候出现突变。“长江中游、下游以及黄河下游地区水患加重,破坏了平原低湿地区的稻作农业,人口陷入萧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小林介绍,“黄河上游、中游地区具有多样化的地貌景观,同一时期旱作农业和人口持续发展。伴随着农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应对气候压力的韧性得以增强,中原地区强势崛起,成为夏商文明的腹心地区,中华文明由此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这种环境影响人,人适应环境的模式,在世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