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洗牌城市,为什么苏州值得关注?

五百多年前,一张蓝图经文人之手,落墨于姑苏城内,化成拙政园的楼阁轩榭,由此成就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绣花针上下翻飞间,数百年过去。又一张蓝图落地于现代苏州。古城与两翼的新区形成展翅的姿态,先后飞越工业化、数字化的浪潮,如今又全速飞向人工智能时代。

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上,细腻内秀的苏州显示了雷霆万钧的一面。

2021年,苏州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几年过去,据2024年9月15日苏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大会公布,2023年苏州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速5.6%,全市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000家。根据9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苏州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五。

而放眼全国,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14个省市/地区都在开展大模型研发。

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城市正争相布局,然而在多城竞争的格局中,苏州为何始终保持着头部城市地位?

一方面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使得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设施和企业生态系统上快人一步;另一方面,则是苏州坚持重视应用场景、重视产业赋能、重视平台创新的发展特色,真正将技术从实验室迁移到了应用市场,将人工智能从“算法”转化为“实质生产力”。

更重要的是,苏州以“全局式”的思维,正在逐步打通人工智能与行业转型、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正在苏州进一步转化为“数治化”,通过算力、数据和模型的整合应用,实现更高效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产业发展、城市生活、经济繁荣找到更好的出路。

在苏州,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内化为了一种政府治理思维。因为苏州清楚地明白,晋级“AI之城”,目标是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百模千景万算”

苏州的进取态度,往往直接体现在行动之上。

2024年9月15日,苏州发布《苏州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力求苏州到2027年,全年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方案将重点布局15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交通、金融、能源、低空经济、文旅等,其中,作为苏州的核心产业之一,苏州制造业到2027年计划培育相关大模型100个、大模型应用项目100项。《行动方案》期望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产业转型。届时,社会的各个毛细血管之中,都将流淌人工智能的新鲜血液。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苏州需要为各行各业打通人工智能从理论到行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并非易事,目前的人工智能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计算资源。一方面,这要求落地的行业需要有较高的数字化程度,能够提供完整而纯净的数据。另一方面,大模型也需要深入理解行业的底层科学规律。此外,目前大模型的算力、部署、试错成本较高,人才较为稀缺。

在供需两端的挑战面前,苏州一口气部署众多行业,有其底气所在。

在姑苏,2500多年格局未变的古城有了新的“风貌”:在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云游苏州”App,“穿上”古装,在虚拟空间中一边听着苏州闲话的讲解,一边游览苏州景点。此外,苏州丝绸博物馆与百度文心大模型合作,让全民可以在赛博世界领略苏州漳缎的柔美华彩,体验织造过程,在展览期间,有30万人在线上参与了共创。

沿着京杭运河往南,吴江区的亨通集团2023年底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是首家入选的苏州本地民企,也是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集团的“数字大脑”功不可没。这套智能集控系统每秒可以采集上万条数据,形成强大的算力,实现自动调度生产设备、自主优化工艺参数等功能。两万平方米的车间,只需十余人在车间进行基本操作,其他工序由“数字大脑”控制机器人完成。

“数字大脑”背后,亨通集团在十多年前已启动工厂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信息化“三化”工厂建设。这样的前瞻并非个例。在苏州,不少企业都早早嗅到了数字化的气息,并溯流而上。

苏州高新区供图

来自苏州高新区的莱克电气,早在2012年便设立“智能制造部”,对厂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十多年间,实现从自动化工装、机器人生产,到数字化生产。

除了已经落地的行业应用,苏州本地企业当中也正在涌现更多大模型与服务算法。截至2024年9月,苏州共有四款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数量占全省一半。近期,苏州发布了苏州市制造业应用模型等四组重点合作项目。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正式展开,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大模型服务和应用能够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

苏州的人工智能在本地欣欣向荣的同时,也向世界范围辐射影响力。据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苏州本土企业智慧芽位列2023年“全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行业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截至6月,智慧芽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创新数据等已成功服务全球五十多个国家超12000家客户,涵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通信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五十多个高科技行业。

中国大地上有志者众。但是,能够千行百业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地发展智能化,却是少数。苏州的底气,从十多年前已见雏形。

春种一粒粟

苏州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四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其中一款是思必驰的东风(DFM)语言大模型。思必驰也是江苏省首个通过大模型备案的人工智能企业。

如今成果累累的思必驰,当年选择落户苏州时还只是一棵幼苗。

2007年,思必驰创始于英国剑桥大学。一年后,创始团队在剑桥遇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团队。

当时,思必驰正在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和对话系统,是日后发展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但是此时离人工智能概念的爆火还有十六年。作为创业型公司,思必驰在一些大城市的招商中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苏州却对这个创业团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比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晚了十年启动。据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回忆,苏州工业园区面向剑桥各类高科技技术进行招商,期望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苏州的产业转型升级。

一番沟通后,思必驰创始团队认为,在苏州工作生活的性价比很有吸引力:拥有长三角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但最让团队印象深刻的,是苏州的求贤若渴。

“这种渴求不是很功利性地要求每年要有多少产值,而是很谦逊地介绍产业升级的背景,问我们:‘这个事情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俞凯回忆。

为了产业发展,苏州积极拥抱新事物——即便是尚在萌芽阶段的技术。事实上,在思必驰创业的2007年,苏州启动实施了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为苏州引入、培育了一批批颇具潜力的“幼苗”。根据苏州科技局的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四分之三的独角兽培育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来源于领军人才创业企业。

除了独具慧眼,培育新事物也离不开耐心。人工智能行业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中间跨过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中,苏州始终坚持抓大放小,让企业唱主角,提供“陪伴型”的政府服务。俞凯形容苏州“战略上坚定,具体战术上灵活”,倾听企业的需求并给予政策和服务支持,但从不干涉企业策略。“比如,以前着重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后来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等为焦点,至于具体实现方式上,政府为企业提供赛场和平台,到真实的产业环境中一分高下。”

在苏州,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此,苏州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90%以上研发投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研发人员工作在企业、90%以上专利产生在企业的格局,并且构建企业梯度,针对性提供培育支持。

让企业当主角的营商氛围,源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州工业园区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合作建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以新加坡为起点,广泛学习、吸取国际上的开发区建设经验。每年苏州工业园区都会派出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赴新加坡学习、培训。据报道,至2023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派出222批,4402人次。

苏州工业园区新闻中心供图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的亲商观念持续渗透在苏州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形成苏州的“园区经验”。在这一经验的推动下,位于后发位置的苏州工业园区十年间迅速再创了一个苏州的产值。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园区经验”仍在闪耀着光辉。在俞凯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每一代都有新突破,但在系统和产业应用层面,需要长时间的技术深度研发,因此在人工智能结合实体经济的意义层面上,越早参与,经验和数据越充分,产业应用的迭代优势越明显。

而苏州对机遇的耐心和信心,恰恰让苏州早早就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获得了先发优势,十多年前在思必驰等创业团队种下的种子,一朝间遍地开花。

截至2024年9月,苏州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2.7%、47.6%。苏州市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7万家,中国独角兽企业18家,均在全国范围内位列前茅。而苏州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超2.5万家,位列全国第一。

在高科技创新的一张张成绩单中,苏州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苏州累计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11项,在工业、文旅、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共有24个重点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而历史经验证明,在苏州,花开不止百日红。

铁的蓝图

从剑桥来到苏州后,思必驰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成长。俞凯回忆,2008年时,苏州还没有高铁,但没几年,大家在苏州就能像当初在英国一样乘坐铁路交通出行。这使得企业的人才选择范围大大增加。

从计算设备、交通设施到生活配套,这座城市各个角落都如同当初蓝图所描绘的那样一步步生长起来。产城融合的过程一次次验证着十多年前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也考验着十多年间的坚守。

“这里有一句话叫‘一张蓝图绘到底’,光听这句话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如果有一件事在还很小的时候就朝这个方向推进,持续十年、十五年,回过头来看很了不起。”俞凯感慨。

在苏州的发展历史中,每一次转型,蓝图总能落地:“苏南模式”集中政府与乡镇企业的力量,让鱼米之乡实现工业化转型;“园区经验”和“昆山精神”,又让苏州把握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过去一张张蓝图,造就厚实的工业“家底”。苏州全市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工业门类,是长三角和全国,乃至全球众多产业链的发起点和连接点。丰富齐全的产业链,又为未来的蓝图落地提供了沃土。

近年来,苏州加快推进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是重点产业链之一。苏州在全市范围内,向人工智能产业开放所有类型的产业链,为技术企业提供市场和潜在客户。与此同时,2022年,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挂牌成立,加快构建产业融合生态。

除此以外,苏州持续丰富创新要素。其中,算力与数据是人工智能产业的“货币”。目前苏州市内有12家较大规模的智能计算中心,其中 7 家已投入运行,5家已开工建设。建设苏州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免申即享”方式为为企业发放“算力券”,引导本地中小企业运用算力资源,为算力产业注入更多活力。全市在用智算规模超 2900P,未来随着苏州市人工智能(太湖)智算中心、中国电信长三角(吴江)算力调度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汾湖智算中心等一批大型智算中心的投用和智算设备的上架,预计到 2027 年全市智算规模将突破20000P。

企业有了可以尽情挥洒的广阔田野,也反哺了苏州,带来资源的富集。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思必驰所在的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是苏州工业园区内唯一一个苏州市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园。早在2017年,SISPARK便着力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2021年苏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时,SISPARK厚积薄发,成为试验区的核心区。如今,园区109万平方米的面积,累计孵化超过5000家企业、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0家,形成势头强劲的数字经济创新集群。

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苏州积极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实现全域全产覆盖,从而集聚资源,形成上下游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闭环,推动核心技术创新。目前,苏州已有235家创新联合体。思必驰是其中一家牵头企业。俞凯指出,创新联合体能够让原始创新与产业应用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稳定持续的长期政策,背后反映的是苏州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前瞻与信心,让世界各地的同路人不仅愿意来,也能够留得住。

回望创业之初,思必驰回国落户苏州,源于“在中国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信念:相信新技术能够改变世界,也相信在中国能实现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思必驰发展的十余年间,也曾因业务转型而面临过挑战。俞凯认为,人心的团结是穿越周期的关键。思必驰发展至今,始终坚持稳定、高压式、集中地投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之中。这使得思必驰在产品上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得以在噪音中听清时代的脉搏。目前,思必驰已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了七十余项国家级、行业级或团体级标准,推动人工智能语音语言技术的规范化发展和应用。

思必驰的历程,是苏州十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缩影。苏州因亲商而赢得发展先机,又因长期主义而形成步步领先的优势。花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近日,《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这一报告以增长速度、产业密度、资本热度、创新浓度和应用深度为指标,对全国近300座城市进行统计排名。苏州市位列第五,并且是唯一一个优势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超过60%的城市。此外,在应用深度方面,苏州位列全国前三,其智能制造、智能政府等领域场景丰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呼唤,但是在苏州,每一次呼唤都有回音,每一次回音都同样坚定有力。苏州的定力,穿过每一个时代的考验,并沉淀为一种敢为、善为的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于过去,同时也预示着苏州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以前瞻创造先机,以耐心夯实信心。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