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城市,高温只是附加作用|记者手记

气候意义上的高温只是他们身上的稻草,而非大山,和40℃热浪相比,生活艰辛的体感似乎更加剧烈。

责任编辑:汪韬

2024年8月24日,重庆观音桥商圈大屏幕上的广告。视觉中国/图

2024年8月24日,重庆观音桥商圈大屏幕上的广告。视觉中国/图

9月底的雨后,重庆终于降温,断崖式入秋。

此前,夏末秋初的重庆热成一个巨大的烤箱。8月底,重庆连发十几天高温红色预警,我来此采访,正午走在街头,脚步会加快、头脑会发蒙,意识跟不上行动,恍惚间以为自己是即将发生美拉德反应的食材。

作为网红旅游城市,重庆的景区附近卖的多是用来打卡拍照的国风折扇,起初我还为自己提前准备了便携电扇得意,很快就被“打脸”了:在烤箱里,热空气循环只会加速食材脱水变熟。

在报道《最高43.6℃,高温考验下的重庆细节》前,我知道地球正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最热的夏天”,见过很多数据分析、专业文章,我却不曾触碰在高温天气下挣扎着生存的人。

经历了扫街式的采访,我发现在这座空间布局复杂立体的“8D”城市,高温只是附加作用。

“还不如回奶茶店,至少有空调吹”

外卖员是被列入重点采访的高温脆弱人群。

在解放碑附近的奶茶店“茶颜悦色”,我遇见了一群年轻的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