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打捞沉没的记忆:中国渔民谱写人性与道义丨快评

历史叙事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传统的史学著作,也可以是实体的纪念碑、博物馆,还可以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等。而历史叙事的多寡、优劣、成败,决定着后人能否记住这一段历史。成功的历史叙事甚至可以成为宏大叙事、或是后人追捧的标志性事件,否则它也只能静静地躺在档案馆里,留在当事人与幸存者的脑海里,甚或鲜为人知。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热映,引发不少讨论。这部时长两个小时的纪录片借助实地探寻、档案整理、走访幸存者等方式,完整还原了八十多年前的那场沉船事件。看过纪录片的观众对其赞誉有加,诸如“东方敦刻尔克”“《泰坦尼克号》的结构,《敦刻尔克》的材质”的评论常见于网络。

纪录片“全部基于历史事实”:1942年10月1日,一艘日军征用的改装货轮“里斯本丸”号满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在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的途中,于中国舟山以东海域遭遇美军潜艇袭击,船体重伤且面临沉没命运。次日日军弃船并封死了战俘船舱。英军战俘自发与日军搏斗,部分战俘成功逃离船舱跳海逃生。附近的中国渔民自发赶来救援,最终救起384名英军战俘。

纪录片正是因其真实而动人心神。英军战俘悲壮的沉船逃生场景,中国渔民慨然地施以援手,幸存者与死者后代的深情纪念,美军鱼雷艇船员事后的内心煎熬,日本民船船长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