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转型金融需解决“转型信任”痛点

为高碳行业提供低碳转型的资金支持十分必要,但当前金融机构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有效识别一个明确的转型项目。

责任编辑:孙孝文

绿色金融为经济活动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资金保障。随着“双碳”目标愿景的提出和深入落实,我国绿色金融服务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与绿色金融相比,我国转型金融发展不足。

9月22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绿金院”)2024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开展了有关转型金融的讨论,并发布了转型金融的机遇与应用参考手册研究成果。

绿金院研究认为,对金融机构而言,开展转型金融服务核心面临“转型信任”难点,即在现有条件下,金融机构尚没有能力识别企业转型项目的目标是否科学,路径是否有效,成本是否合理,预期是否可达成。

转型金融需求迫切

无论从全球还是中国来看,绿色金融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了“纯绿”或接近纯绿的项目,比如与气候相关的项目、各类新能源、电动车、储能和动力电池项目,基本没有涉及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的项目。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事实,稳妥有序推动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高排放或难以减排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意义重大。因此,发展转型金融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补充。

当前,我国的转型金融在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上尚处于摸索阶段。

202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明确转型活动目录、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核心要素。”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

在转型金融国家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一些省市开始了地方‌标准和规范的探索。湖州市、重庆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等先后发布了转型金融目录,为转型金融各参与方提供理论依据,旨在确保转型活动的有效实施,避免“假转型”风险。

转型金融

地方转型金融政策

在市场层面,转型债券发行的规模、数量相比于绿色债券还很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累计发行转型类债券199只,累计发行规模1852.45亿元。同一时期,我国绿色贷款余额是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绿色债券余额1.99万亿元,累计发行超过了3.7万亿元。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对50家银行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些银行机构正在积极开展转型金融相关研究工作,如中国工商银行《金融机构的转型金融信息披露研究》、中国农业银行《山东转型金融战略研究》、中国邮储银行《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等。

在产品创新方面,2023年8月,中国邮储银行向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发放了国内首笔公正转型贷,部分资金将用于公司在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为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劳动水平、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公正转型。

转型金融风险管理存在难点

在各方仍在探索尝试的情况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开展转型金融业务的难点十分明显。

从宏观层面看,转型金融发展仍面临转型活动标准缺乏共识、转型金融市场规模化不足、缺乏转型信息披露等挑战。

从微观层面看,绿金院发布的《转型金融风险管理要点》指出,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应重点识别四大风险。

第一,企业是否有明确且科学的转型目标与战略?如果企业的转型目标和战略滞后行业平均水平,或脱离企业实际,那么就可能存在市场竞争力下降或未满足政策要求的风险,对这类企业的转型活动的支持,金融机构需要谨慎。

第二,企业是否具备明确且可执行的转型路径?如企业转型路线不成熟,过分依赖购买绿电、碳配额等外部因素;转型拟采用的低碳技术尚未商业化,或短期内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这表明企业转型缺乏内生的发展能力,可能导致转型不及预期或转型失败。

第三,企业的转型资本与运营支出是否合理?如企业的转型运营支出过高、资本配置效率过低或转型预计的成本节约效果有限、转型回收周期过长等,可能造成转型进度明显滞后或无法如期完成转型目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支持这类企业转型,就需要审查企业转型资本的充足性与分配合理性,关注融资结构,设立转型支出的定期审查机制。

第四,企业是否认识到了转型对企业商业模式、供应链、员工等会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准备了应对方案?企业转型可能带来业务模式、供应链、社区关系的波动,如果企业未能全面评估这些转型影响,则会产生一定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声誉风险。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转型时,应充分了解企业在应对转型影响方面所做的准备。

上述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有赖于健全的转型信息披露制度,但当前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企业转型信息透明度较低、企业转型和信用风险较高等问题。在当天会议上,绿金院发布了《转型金融视角下企业信息披露的框架参考》,提出转型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和流程,为企业开展转型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