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家庭——疗伤之旅中的“半路夫妻”

无论经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还在,最细嫩的情感和最现实的需要便会萌芽,哪怕在石头缝里,也要长出一个个家庭

责任编辑:李楠,梁伟驰 实习生 周明太

无论经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还在,最细嫩的情感和最现实的需要便会萌芽,哪怕在石头缝里,也要长出一个个家庭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图/安光系

按照北川的习俗,丧事百天之内,不宜谈婚论嫁。于是,2008年9月2日成了一个时间分界点。从这以后,男女之情的禁忌解除冻结。

无论经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还在,最细嫩的情感和最现实的需要便会萌芽,哪怕在石头缝里,也要长出一个个家庭。

北川老县城曲山镇的婚姻登记员罗莉,在2009年春节前迎来了登记结婚的第一个高峰——二十多对。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是八十多了。

在她的印象中,“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居多”,年龄最大的有六十七八。其中双丧偶的大约占30%-40%。年龄上,男比女大的约占80%-90%,女比男大的约占10%左右。大约有10%的情况,男的比女的大出十几岁。

人们顾不上先盖起房子,也要首先重建家庭。整个社会网络马上行动起来,大量重组家庭的姻缘,来自亲朋介绍。50岁出头的段学良戏称:“在安县的十几个同学,每人给我准备了一个(介绍的人选)。”

这是一个特殊的婚姻市场,在见面之前,首要的是基本条件的比较品评。“负担轻的、有工作的好找,排着队见面去。负担重的,带两个娃的,就不好找—&mda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