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们维权记:为姓氏尊严而战

他们年龄不一,身份不同,遍布在中国各地。只为抵抗互联网各个角落里的“老赖”二字,他们汇聚在同一个群里,只要一有空,就各自出动。

气派的古赖国文化园建成后,他一直没有经济实力前去祭祖,对他来说,在放牛的时候“维赖”,就是他能为家族做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李慕琰

2018年4月,河南某地农村的宣传标语中仍有“老赖”一词。(视觉中国 图)

2018年4月,河南某地农村的宣传标语中仍有“老赖”一词。(视觉中国 图)

看着满屏的“老赖”,赖一权想把手机砸了。

赖一权是广西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广东中山做生意,有时顾客看到他支付宝显示的姓名,会喊上一句“老赖”。赖一权年过半百,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到了可以在姓氏前面加一个“老”字的年纪。任何人喊他“老赖”,赖一权都会答应,对他来说,这样的称呼再正常不过了。

直到有一天,他听说“老赖”指的是“失信被执行人”。赖一权觉得不可思议,“老赖”就是“老赖”,指的是赖姓的年长者,欠钱不还的人有名有姓,凭什么叫“老赖”?一见到这样的话,赖一权就会翻脸。

从2017年至今,他一直在网上“扫雷”,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网络空间里所有的平台上,都有赖一权抗争的身影。他一遍遍地搜寻“老赖”的字眼,然后在评论区留言,指出不应该将失信被执行人俗称为“老赖”。他有时引经据典,讲述这样的称呼对赖姓人士的伤害;有时援引国家政策,指出这是不文明现象;有时还会将这一事件上升到社会矛盾。

留完言,赖一权将链接转发至微信群。群里是与他一起巡逻的战友,均为赖姓人士,他们分布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全国各地,大多素不相识。没有组织者,也没有任何计划,只要一有空,他们就在网上巡逻。

《姓氏考略》中提到,“《风俗通》曰,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望出颍川、南康、河南。”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同一祖先的血脉早已稀释在茫茫人海。七年时间过去,群成员数从0至500,又从500跌落至200,他们从各地而来,为了全世界三百多万赖姓人士的尊严,相聚打响这场“维赖”的战争。

老赖“巡逻队”

赖一权是”巡逻队“里坚持最久的人,七年时间过去,他的视力逐渐退化,有时要特意将手机字体调大。一旦捕捉到“老赖”这个词,辩论就开始了:

“新华社曾在2017年发布《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其中第25条指出:禁用口头语言或专业用语中含有民族名称的污辱性说法,不得使用‘蒙古大夫’来指代‘庸医’。不得使用‘蒙古人’来指代‘先天愚型’等。类比一下,‘老赖’一词,也是对赖氏的侮辱性说法。”

“你们赖家又不是一个民族。”

“可我们也有民族。”

“法无禁止皆可行。”

“法律之外还有公序良俗。”赖一权又发,“你贵姓呢?在你的圈子里,你的朋友怎么称呼你跟你老爹?”

对方不再回应,赖一权就继续等待。留言后,他会多次查看对方是否回复,有时候辩论得投入,再看一眼时间,几个小时已经过去。

“打倒老赖!”不用点开全文,赖一权就知道,在这篇文章里,“老赖”指代的是有信用污点的人。算法早已洞悉他的习惯,七年时间,只要一有空,赖一权就会去网上巡逻,他不用特意搜索,几乎所有的平台都会给他推送含有“老赖”的文章。

每当看到这样的字眼,赖一权都会直接点开微信收藏夹,将自己编辑过的文字直接贴到评论区。午饭过后,店里通常不再忙碌。人们搬来凳子坐着闲聊,赖一权就坐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私信或留言。

没有任务,没有组织,在这个现有两百多人的“维赖”群里,几乎没有人在现实生活相识,他们年龄不一,身份不同,遍布在中国各地。只为抵抗互联网各个角落里的“老赖”二字,他们汇聚在同一个群里,只要一有空,就各自出动。

几乎每个人都备好了自己的说辞,他们不愿“老赖”二字与失信被执行人挂钩,希望洗去“老赖”这两个字的污名。

群聊和公众号相继建立,记录“维赖”的历程。二十多位赖姓人士在2017年11月联名发出“维权建议书”,号召大家加入“维赖”行动:“宗亲们,你们有权选择对维护正赖的支持或不支持,但你不可以反对维赖团队的维赖行动!你作为赖氏的一分子,荣誉与共,责无旁贷,共同维护赖氏族人尊严不受外界侵害,从我做起,全族为之,尊我者敬,辱我者拒,文明社会,和睦共处!”

那一年,广西人赖风清从公众号看到消息后,也加入其中。他没读完初中,不会拼音,也不懂普通话。有些字认不得,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