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北京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身着古装服饰的一对新人在天坛祈年殿附近翻阅刚刚拍摄的照片
每天上午9点,67岁的北京人刘大爷准时从西二环的家中骑电动车来到钟鼓楼广场,与十几位“毽友”一起切磋技艺。广场两端的钟楼和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传出的“暮鼓晨钟”曾指导着百官上朝和京城千家万户的起居劳作。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是元、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
钟鼓楼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里把这两座报时大楼形象地描绘为:“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在古韵典雅的建筑之间,刘大爷和毽友们切换着花式踢法:盘踢、绕花、剪刀脚、侧打……引来路过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钟鼓楼广场上每天都活跃着一群踢毽子的中老年人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北起钟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我不理解
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