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北京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郑洁 方迎忠

身着古装服饰的一对新人在天坛祈年殿附近翻阅刚刚拍摄的照片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每天上午9点,67岁的北京人刘大爷准时从西二环的家中骑电动车来到钟鼓楼广场,与十几位“毽友”一起切磋技艺。广场两端的钟楼和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传出的“暮鼓晨钟”曾指导着百官上朝和京城千家万户的起居劳作。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是元、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钟鼓楼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里把这两座报时大楼形象地描绘为:“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在古韵典雅的建筑之间,刘大爷和毽友们切换着花式踢法:盘踢、绕花、剪刀脚、侧打……引来路过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钟鼓楼广场上每天都活跃着一群踢毽子的中老年人(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北起钟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我不理解
回复

我不理解

2024-09-23

147****9147
回复

147****9147

2024-09-23

伟大的中华文化璀璨夺目,中国传统建筑应发扬和继承!

黄芪先生
回复

黄芪先生

2024-09-23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指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一条重要线段,它不仅是北京城市形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以下是关于北京中轴线的详细介绍: 1. 定义与范围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天安门、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这条中轴线包含了众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故宫、天坛、社稷坛、太庙等。 2. 历史背景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并经历了7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条中轴线在元大都时期(1271-1295)开始形成,当时是按照《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