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围堵中,日本经济的“金蝉脱壳”之路

日本用投资海外的方式,绕开了西方国家近三十年的贸易围堵,最大程度保留了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硕果。

“(日企)以大带小、供应链依次出海的层次感非常鲜明。”

大量出海企业挣到了相当数量的外汇,但他们并没有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助推了资产泡沫。

这些变化给日本制造业带来致命一击——产业空心化。那些本土仅存的企业采取了极端保守的经营策略,少投资、少研发,日本制造业就此失去了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张玥

富士山和东京的天际线。视觉中国/图

富士山和东京的天际线。视觉中国/图

2024年上半年,日本投资海外获得收入19.2万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以上数据来自日本财务省8月上旬公布的国际收支统计。其中,因海外子公司分红等而获得的“直接投资收益”11.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5%,这是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的直接成果。通过投资股票和债券而获得的“证券投资收益”7.1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

2005年,日本宣布放弃坚持了百余年的“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二十年间成绩斐然。

广场协议后的1980年代末,在日元升值的逼迫下,日本企业不得不走出国门。同时,还面临着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来自西方国家的贸易限制,左右腾挪下,开辟了新局面,产生了可供其他国家借鉴的日本出海经验。

在此前的报道《出海七十年,日本何以“再造一个日本”?》中,我们复盘了以政府部门主导的日本出海之路。本篇聚焦于近三十年里,通过进军海外,日本经济用相对柔软的身法规避了贸易冲突。

代价却是,集体出海导致了国内产业空心化,并在政府解除外汇限制后使得海外日企资金回流,助推了当时的经济泡沫。泡沫被戳破后,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三十年”。那些早早出海的企业却“独善其身”。

三十余年的贸易冲突中,日本的出海政策究竟得失几何?

被迫出走

1985年,东丽株式会社(简称东丽)这家如今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正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

这一年,美日两国签署了“广场协议”,即与德、法、英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此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日元大幅升值,导致便宜的“外来货”充斥本土,本地产品竞争力急剧下降,也给出口制造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当时主营纤维、纺织的东丽深受其害。

继续向外走,几乎是唯一的答案。大量日本企业开始在海外开设生产基地,东丽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是当时步子最大的一批。

公司官方传记记载,它的事业结构作出了战略性转变——“留存核心事业和(加强)全球化”,内部简称“生存行动计划”。

时任社长前田胜之助对全体员工说,“东丽在纤维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和销售经验,唯有重振纤维事业才是企业获得新生的捷径。”重振纤维事业,关键是走向海外。

日本纺织业的出海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的问世,日本纺织业就开始了全球扩张。

官方传记记载,彼时东丽除了向出口量大的地区派遣常驻人员,并没有进行直接的销售活动,而是将拓展顾客与营销活动都委托给了商社,自己只负责生产,以及在当地提供技术服务。

这一时期的日本企业出海,大多只将海外作为销售地,没有在当地进行实业投资。进入1960年代,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国家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扶持自己的纤维加工业。纯粹的出口行不通了,日本企业开始采取与当地资本合资的形式打入纺织、编织、染色、缝制等当地制造业。

譬如东丽的合资模式,由其负责资金和技术,当地政府负责土地和劳动力。这类合资帮助东丽的业务大幅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截至1973年,东丽的出口已涉及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 家公司,覆盖了原材料、工厂、贸易销售等全产业链。

该模式起初并不挣钱。1970年代石油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各国经济增长停滞,受此影响,东丽在东南亚的投资长期亏损,公司甚至一度考虑放弃海外业务。

峰回路转发生于广场协议后。虽然日元升值使得本土业务遭受重创,但东丽这样早早布局海外的日本企业,海外产品反倒因为他国货币兑日元贬值,成本更低、市场更大,企业“因祸得福”。

1980年代末的日本处于“泡沫经济”之中。从1986年12月起,经济出现过热,股价、地价持续上涨,至1991年2月止,这一“繁荣景象”历时51个月。其间,原料价格高企,出口疲软,让仍留在国内的传统制造业苦不堪言。

那些早期出海的企业则尝到了“甜头”,海外市场不仅利于增资扩产,还能与国内不利的宏观经济环境形成对冲。

这更使东丽坚定了海外扩张的道路。1990年,东丽成为波音公司777型号的炭纤维材料供应商,标志着东丽从一家低端纺织业向化工业转型。为了能在当地生产,东丽将新厂设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波音公司工厂附近。

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李海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日本企业出海形成了一套极为有效的打法:先由大企业,如丰田、三菱出海,两三年后,就能看到中小企业依次跟随的过程。

“以大带小、供应链依次出海的层次感非常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