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在短视频里把自己再养一遍

“电子爸妈”展现出片段化、理想化的特质,那是亲子关系的另一种解法,刨掉了现实的诸多苦味,甜蜜温柔,入口即化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雅峰

超超在视频里的前后反差(受访者提供/图)

“宝贝女儿,上班辛苦了,你真的特别棒!”

视频里的博主直视镜头,喊你宝贝,给你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这对中年夫妻的视频场景涵盖了孩子从小到大的每一个阶段,每个人都可以代入其中,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电子爸妈”。

这个赛道的形式多样,博主们各有专长。有的年轻人反串出演爸妈,从生活中取材,在短视频平台上演自家的故事;有的新手爸妈给婴儿挂上小相机,拍摄幼儿视角的爸妈和世界;有的母亲开启了女儿观察日记,用纸笔记下再发到网上……

对这些亦真亦假的情景和人设,有人感到慰藉,也有人感到虚假。

博主们努力打磨,雕琢情绪,内容以亲密关系为起点,向生活各个方面纵深发展。他们想尽力通过内容创作,向观众传递温暖的亲情,展示亲子关系的多面性。无论是否含有演绎的成分,只要你感受到了爱,那么这些内容就有意义。

超超(左)和一起长大的表姐(右)(受访者提供/图)

情绪药

又一次被母亲莫名其妙地数落之后,蒋文流着眼泪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凭借记忆输入“江浙老爸”,划拉两下,出来一张慈祥的脸。

房门大敞,撕开的书、摔下的电脑躺在地板上,被妈妈嫌弃的奶茶放在手边,房间里只有两种声音,她的抽泣和电子老爸的唠叨。蒋文今年高二,六岁父母离婚后跟着妈妈生活,平时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像这样毫无由头的痛骂和发泄经常发生。

蒋文摸不清妈妈阴晴不定的脾气,有时候分外暖心,发信息说梦到她小时候了,很想念她。回家的日子提前做了鸡汤稀饭,告诉她在冰箱里,热一下就能吃。靠一个人的工资抚养两兄妹,经济状况大不如前,妈妈在饭桌上经常“牺牲”自己,把贵的菜留给孩子吃。当蒋文试图跟妈妈讲道理,说太贵的菜也可以不吃,她猛地摔碗,“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谁?你真是不知好歹,不思进取,不给我争口气。”

蒋文喜欢在网上看细碎温暖的日常,孩子放学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饭,不小心摔碎了东西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受伤,慈祥的“江浙老爸”支持女儿化妆做美甲等等。情绪稳定、温柔、无条件支持孩子,是各大平台“电子爸妈”的共性。很多个因为原生家庭感到憋闷的时刻,蒋文会主动搜索这类博主,好像犯了哮喘的人,即刻服药才能畅快呼吸。

蒋文感觉到短暂而猛烈的爱,但是看完了仍然止不住哭泣。隔着两层屏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