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苡 | 《雨花》一年

在《雨花》帮忙的那段时间,编稿子之余,我自己也写了些东西。拢共也就这几篇,只因《耳报大队长》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俨然就成“搞儿童文学”的了,找我约稿的不少。没想到,还没怎么兴奋起来,我就因此倒霉了。

责任编辑:刘小磊

进了《雨花》编辑部

1956年到1957年夏天,我被派到民主德国教了一年书。从东德回来后,赵瑞蕻回到南大中文系,他原来就是南大的人,算南大外派的,我从水利学校辞职后再没工作,不在单位,但在东德教书,又是教育部派出的,也算公家的人了,照例还是要安排的,回来后我的状态就是“等待重新分配工作”。

这时候俞铭璜已到了南大中文系做系主任。那时候有“干部下放”一说,省委宣传部的两个领导,俞铭璜“下放”到南大中文系,徐进“下放”到南师。俞铭璜跟我说,你可以到中文系来。我是有中文系情结的,有点动心,但他是希望我当他的秘书,我不喜欢上课,但更不喜欢做行政啊,再说我又不是党员。还有一条,是我一直有点犯嘀咕的,就是夫妻在一个单位里好不好。不知道俞铭璜是不是就是随便一说,我说我做不了秘书,他后来就没再提了。

俞铭璜就说,那你去《雨花》吧。这样就去了《雨花》杂志。名义是“特约编辑”,——其实就是临时的,没有编制。照俞的说法,我是不用坐班的,在家里看稿就行。去了之后,杂志主编章品镇说,这里是每天要坐班的。他是“现管”,我又不能抬出俞铭璜的话来顶他,于是便天天去上班了。我最怕坐班,这一辈子,当真天天“点卯”,也只有在《雨花》那段时间。

《雨花》是省作家协会的杂志,办公是和作协一起的。起先在山西路百货公司的后门那儿,后来搬到了天山路。那里原先是哪个国家的使馆,后来省里接收了。我每天从陶谷新村去上班,来回都是走路。

我过去没怎么在单位待过,在水利学校时间不长,还不坐班,后来在东德教书一年,上班是怎么回事,一点不了解,单位里的规矩之类,更是完全不懂。别人看我大概会觉得有点奇怪。比如穿着上显得“洋”气,我自己一点意识不到。我根本不是时髦的人,只是在东德生活了一年,穿着上往那边靠,习惯了,一回到国内,就显得有点与众不同。萧珊是比较时尚的,连她都说,我和赵蘅一看就是“从外国回来的”。顾尔镡是杂志副主编,一直挺保护我的,有次没什么人时指指我脚上的鞋说,上班时就别穿这个了。当时是夏天,我脚上是镂空的凉鞋,我说我又不是没穿袜子,不是穿着丝袜嘛?那鞋也并不是高跟的,只是比平跟高一点而已,我已经穿了几年。当然他是好意提醒,说明有人议论,当作奇装异服了。

编辑部就那么多人,天天坐班,时间长了,自然熟了。“文革”后当过江苏省作协主席的艾煊,原先是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结果五七年降级处理了,到《雨花》当普通编辑。他和我、曹传炬在一间办公室,就坐我前面,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我觉得他人挺好,就喜欢和他说话,他有点不敢说的样子。好多年后他跟我开玩笑,说,那时我是罪人,谁都离我远远的,就你跟我说话,像没事一样。你不知道我是手里拿着帽子的呀?被宣布为地、富、反、坏、右,就叫“戴帽子”,宽大处理,则叫“摘帽子”,摘了帽的右派叫“摘帽右派”。艾煊没戴过帽子,当然也就谈不上摘帽,但他是差一点就要戴帽子的,所以他说是帽子拿在手里。当时他的处境还是挺糟糕的。我跟他说话不是因为胆子大,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这些。没人跟我说过。

1956年,赵瑞蕻、杨苡夫妇和三个子女摄于上海。

1956年,赵瑞蕻、杨苡夫妇和三个子女摄于上海。

看稿

在《雨花》,我的任务是看诗歌类的稿子。稿子多到看不过来,从地上堆到比桌沿还高。我开始工作了,也没人给什么指点。只给我一个掷纸篓,说不行的就扔里面。其他什么也没交代。我也没觉得有什么要请教的,好的稿子留下来,不好的丢掉,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就凭自己的喜好看稿。看得很快,纸篓里不多时就有了好多纸团。有一天坐我后面的曾传炬说,不能这样啊,从篓子里拣出几篇,铺平了点拨我,某某是哪一级的领导,某某管我们啊。那些名字我都很陌生,我对领导什么的两眼一抹黑,完全对不上号。他这么说,我也不知该怎么办。第二天他递了个条子给我,上面写着一些名字,说是以后有这些人的稿子,就让他来看。我求之不得,当然照办,再不用我烦神了。

看过的稿子太多,而且尽是口号式的,都看麻木了。作者里孙友田是为数不多几个我记住了名字的。当时强调要培养工人作家,上海出了好几个了。凡工人的稿件要优先用。有次看到孙友田的来稿,注明是“工人”,我看了很新奇,因为不知道投稿还有注明身份职业的。是一首诗,写矿山的,我认为写得不错,就选了备用。给章品镇一看,他就笑,说,肯定是学生写的。我就问他,写得好不好?好就该用嘛。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