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声音的人,期待回响
教师这一职业,因育人的责任变得特殊。也正因此,教育从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老师用声音种下希望与未来,也期待着“回响”——也许是一声认可,是一句问候,或是学生的一次成长与突破。
每个人的学生记忆里,都有一些熟悉且相似的声音。
“我在办公室都能听到你们说话!”
“我们的进度已经落后了。”
“我再讲两分钟就下课……”
从bpmf的拼音跟读,到运动会上的加油,再到上考场前的鼓励、毕业典礼上的寄语……千万名教师,在三尺讲台也在互联网上,在繁华都市也在偏远山区,让声音化为一颗颗无形的种子,将知识、道理、经验种在学生心中,孕育生机、希望与未来。
1.种声音的人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教室里齐刷刷的声音,听起来和其他课堂没有什么两样。实际上,讲台下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群听障学生。这样一段普通的问好,每个音节都需要老师刘玲琍教授几十上百遍。
那些因先天听力损失或药物影响导致失聪的孩子,语言发育往往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原因在于他们不能聆听,无法模仿,难以学习,发音器官也会逐渐迟钝而“因聋致哑”。但如果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他们就有很大希望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交流。
刘玲琍就是那个用声音为孩子们种下希望的人。
她发现,听障学生虽然听不到,形象思维却很好,于是想方设法用图片和情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思。他们的发音器官没有那么“灵敏”,刘玲琍就探索出通过口部操训练他们的唇部和舌头,令发音配合更加协调。每次上课,她让学生把手放在她的脖子上,把嘴唇贴近学生的手背,让他们感受她发声时声带的震动、气流的变化。甚至为了让他们发好舌根音,她会一次次让他们触摸她舌头的位置来感受发音时舌头的变化。任何微小的震动与气流都能帮学生向有声的世界再进一步。
于是,打破寂静世界的一个个音节,有了独特的触感和温度,声音也成为这群特殊孩子走向正常生活的一把钥匙。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重重山峦中,老师的声音带着学生翻越大山,走向世界。
工作日的每天早晨六点多,湖北恩施的廖光新都会开车穿越50多公里的山路,到达位于宣恩县椒园镇椒园村的博雅实验学校。七点半,他要准时给“土家娃合唱团”的孩子们排练。
2010年,廖光新来到博雅实验学校小学部分管德育。他发现学校里近一半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陪伴和自信,与人交流的时候,常常沉默寡言,目光躲闪。
如何改变这些自卑的孩子?喜欢音乐的廖光新想要通过艺术将力量传递给他们。于是,2016年起,他将学校的部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成立了土家娃合唱团。在他看来,音乐可以锻炼孩子在舞台上表达的胆量,也可以教会他们协作,处理人际关系。“音乐养人,我们的初心一直是希望音乐能带给孩子们力量。”廖光新说。
如他期待的那样,孩子们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绝大多数学生变得开朗、活泼,也自信了。”这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用声音点亮了大山孩子眼里的光芒。
在互联网上,老师的声音可以走出教室,越过屏幕和网线,将对科学世界的好奇“种”进更多人的心里。
退休之前,吴於人是同济大学的物理教授。在大学任教时,她感觉大学生对物理的情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深,大部分学生都是想尽快把题目做好,应付考试,这让吴於人有些伤心。她很想启发学生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非常伟大,是改变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学物理的目标不应仅仅是考试”,吴於人说。
退休前,吴於人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物理探索实验室,聚焦青少年的科学教育。退休后,她意识到好的科普形式应当贴近大众,于是开始尝试用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来做科普。她给自己的账号起名叫“不刷题的吴姥姥”,在这个账号发布的视频里,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在她的讲解、演练下变成了好玩有趣的科学实验:她用手从竹扫帚的柄划到末须端,来展示太空中宇宙射线到底长啥样;她吹大一个气球后突然松手,气球蹿上天的过程解释了火箭上天背后的物理作用……更多人在这里找回了科学探索的纯粹乐趣。
几年来,她一共发布了600多条视频,吸引了百万“赛博学生”,还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她种下的科学之声,如涟漪般一圈圈荡开。
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声音种下知识和希望——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91.78万人。第一个词,第一首歌,第一条公式……老师用声音开启学生每一天的成长,也推动社会每一代人的前进。一千八百多万名老师的声音日复一日,酝酿着一千八百多万种生机。
2.为师不易
生机背后,“播种声音”并非一路坦途。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老师的工作充满挑战。哪怕只是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小到失物招领、作业答疑,大到打架、逃课、误食……老师作为“判官”,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口中一刻不停地回应各种诉求。
课上讲个不停,课下说个不停,老师们难免身心疲惫。许多老师的体检报告里“标配”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胃肠溃疡……而最常见的教师职业病之一是慢性咽炎,声带小结甚至被称为“教师小结”。
刘玲琍的课对声带损耗极大。面对听不到的学生,她必须高声重复同一个音节,十遍、百遍……一天下来“像瘫了一样,一句话也不想说”。
喉咙胀痛已经是常态,胖大海、润喉糖都是她抽屉里的常备品,即便如此,她依然在讲台上高声授课三十多年。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们必须跨步向前。刘玲琍说:“这个过程很难,但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效果。”
为了“看到效果”,廖光新则要跨过多重阻碍。他并非音乐科班出身,教到一定程度,自己也感受到教育的瓶颈。为此,他特意到武汉找到大学音乐系教授,自费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我是在边教边学。”廖光新说。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他现在除了带团教学,还会参与一些歌曲的改编创作。他创作的土家族风格歌曲《找嘎嘎》(找外婆),成为孩子们在重大节日最喜欢唱的歌。
除了学科的壁垒,像很多老师一样,廖光新也要面对“教师职业病”的压力——他本身就有30年的慢性咽炎史,除了日常上课,还要教唱歌。长时间高强度发声让嗓子不堪重负。但合唱团里一批批的学生让他割舍不下。他始终相信,歌声能够为大山里的孩子带向更多改变,这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克服重重困难做好某件事是坚持,在同一个课题上精益求精也是坚持。对于吴於人而言,短视频科普和在教室里上课截然不同,“要适应短视频的表达要求,在短时间内输出大家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又要顾及不同层次群体的‘胃口’,很多时候需要忍痛取舍。”
为了尽可能让大多数人都好奇、喜欢,视频往往需要反复打磨。一条视频从选题开始,到设计、讲解、演示,吴於人参与了绝大部分工作。几分钟的视频里,哪怕有一处讲解不太通俗,或是“没那么有趣”,她都会反复修改,反复录制。她非常强调科普时声情并茂——“老师的声音里要包含着对知识、对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在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之下,她的账号始终保持着每周更新三到四条的频率。年过七旬,这种工作强度于她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吴於人觉得,这些困难是做老师理所当然要去克服的。
教书育人,本非易事。教师承载着社会的使命和家庭的期待,因而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成绩的背后,难免以牺牲老师们的闲暇、个人生活乃至健康为代价。诚然如此,仍有无数像刘玲琍、廖光新和吴於人一样的老师,毅然走上这个岗位,并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相信,种下的声音终会得到回响。
3.“声声”不息
2024年,刘玲琍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如颁奖词所说:“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新世界带来的激动与震颤,每次都如同母亲听到孩子叫第一声“妈妈”一般,一直激励着她。
她仍记得曾经教一位三岁多的听障学生喊“妈妈”的经历。那位学生最开始不会发鼻音,总是把“妈妈”的发音叫成“爸爸”。同样身为母亲的刘玲琍,想办法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让他摸着她的鼻腔感受鼻音的振动,先模仿牛的哞叫声,等鼻腔能够产生震动后,再引导他发出“猫”的声音,一步步向“妈”靠近。
反复教了一个多月后,孩子妈妈来接孩子时,终于听到了一声响亮、清晰的“妈妈”。看着激动地抱在一起的母子,刘玲琍的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这份泪水,既是作为特殊教育老师的职业成就感,也是一名听障儿童母亲的感同身受。在入行特殊教育14年时,刘玲琍有了自己的孩子,却不想孩子患有先天性听障。那是她人生最消沉的时期,甚至一度想过放弃教师这个行业。此时,她收到了一位已经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正就读高中的学生的来信:“我相信,总有一天,宝宝会和我一样,有一个属于他的未来。”
刘玲琍慢慢醒悟过来。14年特教工作,她为无数孩子打开过人生的新篇章,这封来信便是岁月最好的回响。她重振精神投入到事业中,让当年带的班级全部顺利毕业,儿子也在她的教育下开朗成长,考进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
从教至今,刘玲琍先后教过超过八十名残障学生,学生之中有人成为舞蹈演员、设计师、园艺师,也有人回到特教学校,成为和刘玲琍一样的老师。
廖光新也从土家娃合唱团的孩子们那里收获了声音的回响。2018年7月,合唱团收到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的邀请,廖光新带着孩子们来到北京,与来自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支青少年合唱团同台竞技,把《大山里的土家娃》等歌曲唱上了国际合唱节的舞台,并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孩子们第一次到北京,开阔了眼界,也在心里种下了更多美好的梦想。”廖光新说。
“土家娃”们真的唱出了“名堂”,用歌声走出了大山。
比见世面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性格日渐成熟,早已不再是最初那些自卑、畏缩的模样。他们开始对未来有所憧憬,也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舞台。在那次比赛中,一位学生不慎崴脚,团队建议她台下静养,但女孩的回答让廖光新刮目相看。
“我来到这里了,就要登上这个舞台。”
廖光新背着女孩登上了舞台。从北京回来后,女孩的成绩也突飞猛进。廖光新知道,音乐已经带着她翻越过大山,而每个合唱团的孩子都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光。
而对于怀着“全民学物理”心愿做科普的吴於人而言,视频下那些年轻人的留言无疑是最令她欣慰的回响。很多年轻人告诉她,假如自己读书时遇到这样的老师,说不定也会爱上物理。这令她坚信,科普值得一直做下去。她期待自己的科普能激发更多孩子的科学家精神,“让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能够向自己的理想进发。”
教师这一职业,因育人的责任变得特殊。也正因此,教育从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过程。老师用声音种下希望与未来,也期待着“回响”——也许是一声认可,是一句问候,或是学生的一次成长与突破。
为了让老师们收获更多来自岁月的“回响”,今年教师节前,南方周末携手百年护嗓品牌龙角散,共同发起故事征集,鼓励网友留下曾被老师“声音”影响的故事,向老师们表达真挚的感谢和思念,并联动名师发声,传递声音的力量。
在征集中,网友们回忆中的声音,展现出老师们更多样的面貌,他们为体育考试中受挫的学生呐喊助威,为后进但努力的学生提振自信,带学生们洞察世界的细节,为学生点亮未来的梦想……共通的是,老师们一句话的分量,足以让学生们铭记许久,就像始终在身后默默投来的温暖目光,陪伴学生们走过漫长岁月。
被老师“声音”影响的故事
被老师“声音”影响的故事
被老师“声音”影响的故事
作为“声音的守护者”,200多年来,龙角散始终以优质的润喉护嗓产品守护大众咽喉健康。为了呼吁公众关注教师咽喉健康,助力老师自在发声,龙角散自2019年起,连续多年推出以“守护老师的好声音”为主题的教师咽喉关怀行动。今年教师节期间,龙角散在全国42个城市的96家书店及文化空间为老师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声音种子情书,以此来致敬每一位“种声音的人”。
老师的声音,亦是时代的声音。声音无碍,才能“声声”不息。祝愿每位老师教师节快乐,种下的“声音”都能收获岁月的回响。
网络编辑:kuangyx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