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成:一个历史学“青椒”的边缘行走
“我感兴趣的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这么多政治思想,譬如‘民本’、‘华夷’、‘天命’这些观念,到底对中国人的实际政治运作有什么影响:它们对当时的政治决策起了怎样的作用?那些皇帝、官员真是按照那些政治思想来行动的吗?还是说只是当作表层话语来论证他们自身已经设定好的目的?如果是事先设定好的,这些目的与他们所持的政治思想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周建平
如果按当下时髦的MBTI人格分类,青年历史学者周思成属于典型的i人。他个性安静,喜欢独处,自我诊断为“社恐”患者。在清华园的办公室里,他一个人看书、思考、喝茶、写作。最近一两个月,他“密集地”参加了几场新书宣传活动,为自己的书(《王安石“强辩”考: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2024年6月)吆喝,更多是为圈内朋友的书捧场,精神很是“消耗”。“如果可以,最好是一场都不要有。”
2021年,他的历史非虚构作品《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摘得首届文景历史写作奖的首奖,让这位一直默默深耕于冷僻、小众的蒙元史、军事史和民族史的青年学者,进入了普通文化大众的视野。
《隳三都》以蒙古灭金的三段围城之战为主线,讲述金王朝末年颠沛流离、节节败退的亡国史。该书首先在蒙元史学界、军事史爱好者中获得高赞,然后慢慢地溢出了“圈”。
其小说般的情节、丰富多元的史料、细腻动人的细节、生动的各色人物,逐渐吸引越来越多非战争史爱好者,甚至是我这般“最不可能的读者”——反感战争、对军事题材敬而远之的女性,北宋末年南逃的中原难民之后,一个从小听着南宋旧事、看着西湖边岳王庙里的秦桧夫妇跪像长大的原籍杭州人士。
《隳三都》的书写,让我第一次生发强烈愿望去突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以中原-汉族为正统和中心的史观,去了解东亚大陆上那段宋、辽、西夏、金、蒙古多政权并存的民族大融合时代。
崖山之前的悲剧史诗——在学术和写作之间
《隳三都》的书名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孔子在鲁国执政期间,遵周礼堕毁了有“三桓”之称的鲁国公族三家季孙、叔孙、孟孙私邑。该书中,“三都”指金朝时的中都(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北宋时期称汴京)、蔡州三座城池。
书的灵感和构思,来自周思成多年读蒙元史、尤其是读金元之际史料时积攒于心头的诸多想法和感触。这些史料大多来自亡金的士大夫之手,他们记录下大量有关金朝的人和事,尤其是金灭亡之际的许多故人和往事:
有才具平庸而仍奋力苦撑败局的卫绍王、宣、哀三代帝王,中都被围时被迫和亲远嫁的金朝公主“小姐姐”,勇猛刚烈的传奇名将完颜陈和尚,还有知名文人刘祁、元好问和王若虚为自己在南京陷落时的历史“污点”辩解和彼此推脱责任的罗生门事件。以及在南京城破后,因蒙古人只要工匠不要百姓,很多百姓为活命假冒工匠,管事的人发现后帮着蒙混过关,再耐心教授他们营造的手艺……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曾有一段时间,周思成和家人一道在家中,人出不去,也进不来。沉浸在宛如围城的气氛中,听闻着各种荒诞离奇的事,他终于沉下心,全身心投入到这一部在心头盘恒许久的历史悲剧中。
在卷首君士坦丁堡被攻破的波斯语吟唱中,故事从金朝招待南宋使节的一场射弓宴拉开序幕——从公元1211到1234年间,大大小小的野战,三座苦苦防守、依次沦陷的金末都城,一个小高潮接着一个小高潮。战局动荡中,帝王、大臣、武将苦苦支撑,文人们在气节和求生欲之间“天人交战”,更多的百姓颠沛流离,命如蝼蚁。
“一般来说,纯正的专业学者写历史非虚构,行文里会有比较重的学院气。”历史作家刘勃评价,“但你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的专业功底,同时又有一种超脱于学院气之外的挥洒自如。”
刘勃的代表作是春秋战国题材的“历史三部曲”。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写手,他见证了历史非虚构写作从冷到热的兴起。
“周老师的语言特别好,是一种很纯正、很高级的文学语言。”他赞赏道,“而且,他使用的语言和他所写的对象之间有一种贴合。《隳三都》的文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毁灭属性的那种史诗感,他的语言很庄重,有那种沉郁顿挫的感觉。”
在《隳三都》之前,周思成的第一本历史非虚构作品是《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当时,他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读博,正写着有关蒙元帝国军事礼仪和军事法题材的博士论文(后出版为《规训、惩罚与征服》)。为了给自己透口气、“调剂一下”,他应一家出版机构之邀同时写了《大汗之怒》
《大汗之怒》讲述了发生在元朝初期的一段离奇却甚少被国内关注的历史——竞得蒙古帝国大汗之位的忽必烈在公元1274年和1281年两次出兵征讨日本,遭遇海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