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如何在城市安家?

安家问题的背后是无数个体发展的复杂样态和现实困境。成家前,他们有经济上的紧张和婚恋上被催促的焦虑;成家后,他们要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还要对父母、子女以及农村的相关事务做出安排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南京

责任编辑:陈雅峰

2024年3月28日,广东广州康鹭片区,工人在制衣厂里忙碌,窗外地块的建筑物正在清拆(张志韬/图)

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王小璐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工作,但进入职场两年后,她愈发感到当前的生活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她重回校园读博,师从硕士研究生时期的导师风笑天,生命历程呈现出准线性之外的逆序。

那时,王小璐觉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过着一种标准化的线性的生活。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丰富的路径可以选择,存在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同样也存在未知的风险。个体对未来缺乏确定的规划,更有可能在试水之后才逐渐明晰发展的路径。”

王小璐想知道,同时代的年轻人是否都曾经历过这样的迷茫期,他们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在风笑天的指导下,她借由“向成年过渡”的研究框架,探究社会急剧变迁中,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在教育、就业、流动、婚恋和生育等方面的发展议题。

成年意味着什么?在调研中,当访谈对象被问到“你觉得自己成年了吗”时,往往不能很快地回答。王小璐解释,“成年不是一个自然而然、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成年的过渡期间,我们尝试着多种可能性,这之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有异质性的特征,都折射出了社会变迁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不同的青年群体在向成年的过渡中,既具有共性,也表现出一些差异化的特征。相比起城市青年,农村青年的成年过渡期有非常不一样的特征,但我们很少关注到他们。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从博士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后,王小璐进一步拓展了之前的研究,聚焦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新生代青年的发展。

王小璐见到的农村青年中,有流水线、建筑工地的工人,有超市售货员、饭店服务员、理发店小妹,还有的士司机、外卖小哥、小区保安……他们的身份被以劳动属性标记为“农民工”“流动人口”,而作为个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境况却常常被人忽视。

在新书《何以安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新生代青年的婚恋》中,王小璐将目光聚焦于农村新生代青年,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如何立业、如何成家、如何化解生活中的危机,最终又何去何从?

王小璐(左)在咖啡店进行调研(受访者提供/图)

想要留在城市,想要生活

王小璐将研究中的“农村新生代青年”,定义为1980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在调查所在城市从事非农就业6个月及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非城镇户籍人口。她在长三角、珠三角周边进行实地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样态,又选定了南京、武汉、成都三地,作为东、中、西部城市的代表,向建筑工地、工厂,以及大街小巷的发廊、餐馆、物流点等工作场所里的农村青年发放了上千份问卷。

1980年后出生的农村青年,在生活环境和成长经验上与父辈大不相同,他们从孩童时期就能感受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后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就业管理制度逐渐松动,他们的父辈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参与调研的人中,父母在其16岁之前外出务工过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二,少部分人还有过跟随父母外出的经历。等到他们进入城市就业时,所处的人生阶段、择业考虑、流动目的等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也发生了改变。

上一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是出于经济上的驱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