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与千里马,对峙在创投回购诉讼潮中
当时那拨创业者在公司估值较高时,都会签署回购条款。尤其当业务发展得比较顺利却缺少资金时,“这一阶段都会愿意冒险一些”。
公司完成减资程序,是进行股权回购的前置条件。“这对债权方是不利的,债权方可能会起诉公司。因此才逐渐演变成创始人要承担连带责任。”
“创投需要允许失败,但国资的重点是保值增值,每个项目都不能亏,亏了领导是需要担责的。”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冯叶
“现在就是一环接一环,赌谁更狠。”
阿里系创业者罗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消费领域创业十年,他不仅成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并拿到了多轮融资,还向别的创业公司投资了数千万元。
现在他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他的公司已经连续两年陷入回购麻烦,投资人“一分都不让”,自己有可能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另一方面,他拥有对被投企业的回购权,但对方表示“没钱”。
这是眼下许多中国创业公司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回购。
根据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撰写的文章,回购条款最早由美元基金引入中国。它指的是,在该轮投资发生若干年后,一般是五年或以上,投资人有权要求公司赎回投资人的投资,赎回价格一般是本金加利息。
倘若在退出并变现的渠道畅通时,这本是风险投资的一条顺畅通道。但随着A股上市这条渠道收紧,整个投资链条都被憋在最后一环,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对峙。
不少投资机构正通过一轮诉讼,试图追回投资。双方对峙法庭的回购协议显示,不仅许多公司签有这一条款,甚至创业者个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根据礼丰律师事务所起草的回购报告,截至2024年8月中旬,中国约有13万个项目将陆续面临退出压力,其中有上万名创业者可能面临数亿元的回购风险。
“我们一个公司都没有要求回购过,结果我们自己被回购了。现在这个事情就变成,所有人都赌狠,看是投资机构狠,还是创业者更狠。”罗城说。
风险投资何时变成一种无限连带责任的债权?目前的局面该如何解决?这样的争论席卷了2024年的创投圈。
创业者大冒险
当前涉诉的这拨创业者,也是最早接触到回购条款的创业者,他们大多是在2014年-2018年拿到的投资。
当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了中国创业者的热情,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造富故事,将互联网创业一下子带入黄金期。
这一年,中国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一万家,热钱疯狂涌入,投资人则坚信“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赵俊,外号土匪,曾是中国最早一批登山向导之一,攀上过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13年年底,他创办了境外旅游公司懒猫旅行,一度拿下泰国市场35%的份额。2014年年底,赵俊在北京获得天使轮融资,次年又拿下A轮融资。
旅游业,在整个互联网创业大潮里并没有那么亮眼,投资也不算特别多,“但就算是这样,融资也相对变得容易。”赵俊对南方周末记者说,2015年,行业里20-30家公司中,有10家都拿到了超过一亿元的融资。
有了资本加持,补贴大战不可避免。懒猫旅行2015年补贴烧了一千多万元,毛利率从15%一度打至6%。2017年,企业估值达3.8亿元,“我拿到了最后一笔融资,正是在这一轮加入了回购条款”。
其中,回购利息约定为10%。赵俊表示愿赌服输,“既然创始人完全理解所有条款,愿意签字,那就应该承担回购”。
在企业早期融资时,由于估值较低,意味着投资人风险低,回报相对高,创业者一般会拒绝回购。但当企业估值高了,投资人的回报倍数会降低,在这个阶段加入回购条款,在赵俊看来是合理的。
然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