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恽 | 倪贻德《画像的故事》中的“波”

至此,丽娘、波、月波,终于可以锁定为就是孙月波了:曾是倪贻德的最爱,又成了孙大雨的爱妻。

责任编辑:刘小磊

油画家倪贻德(1901-1970)。

油画家倪贻德(1901-1970)。

油画家倪贻德(1901-1970)的散文《画像的故事》收入他的《艺苑交游记》(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近年海豚出版社也重版过),这书后来收入了2013年青岛出版社的《艺苑交游》(臧杰编)。差不多十年前,臧杰兄带了几个编辑到苏州,送了一本给我。这书有臧杰写的后记,其中提到《画像的故事》一文,他这样说:

与女子同居的故事,即是《画像的故事》。女子正是《东海之滨》《海上中秋》中的“丽娘”,是个1929年即让倪贻德神魂颠倒的女性,在《画像的故事》中称其为“波”,可能此女子叫“月波”。1929年的中秋之别让倪贻德在广州美专的一学期几乎坐立不安,是年寒假后,即冲破障碍,与其同居,并一起南下广州。1930秋又回上海,1931年共赴武汉。1932年“一·二八”后,倪贻德一度失业,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痕,波一度做过电影明星和交际花,很是风月,有文人曾在小报为其赋诗:“若个人儿真有幸,丹青赢得月波心。”1932 年秋,尽管两人恢复同居关系,但感情上再难融洽,波的舞场生活和倪贻德的规律生活,摩擦不断,终至仳离。波借口要去日本,两人“交底”后,趁着倪贻德外出,风情的波悄悄离开了,连张字条也没留。而四年感情,为倪贻德留下了以她为题材的大量画像。

当年我读了这么一段,很好奇这个在画家笔下,从“丽娘”到“波”的女子,到底是谁?她曾让倪贻德神魂颠倒、坐立不安。两人同居,下广州、回上海、赴武汉,再回上海,一度如胶似漆的两人,到上海后,遇上战争,两人遭遇了经济的压迫,“波”不得不做了电影明星、交际花,有人赋诗:“若个人儿真有幸,丹青赢得月波心”,这赋诗的人一点也不隐藏自己的艳羡之心,很可能是这场恋爱中的竞争者或竞争失败者。据此,臧杰猜想“可能此女子波应该名‘月波’”,这是相当正确的判断(参见下文)。很明显,既然丹青赢得月波心,说明“若个人儿”指倪贻德。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个赋诗的人在艳羡赢得月波心的另一个画家,因为“波”和倪贻德一度产生裂痕。“波”回归倪贻德,安静一阵后,两人又再起波澜,“波”借口要到日本,其实还在上海,只是从倪贻德的怀抱挣脱开去,奔向了另一个人的身边,连一张字条也没有留下。这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